【中美角力】
美國繼日前制裁新疆黨委書記陳全國等四名中國官員後,白宮本周將禁止美國聯邦政府供應商使用華為、中興通訊、海康威視等五間華企產品。白宮官員表示:「這實際上為公司提供選擇,是與美國政府做生意,還是揀選中國公司。」分析指,美國不是以「整死」中國為目的,使中國可慢慢適應壓力,令華為等企業有時間不斷發掘新銷售對象,故在中美長期角力下,美國優勢或漸減退。
路透社前日引述白宮消息指,特朗普政府計劃本周確定一項聯邦法案,禁止美國聯邦政府供應商使用華為、中興通訊、海康威視、大華、海能達等五間華企的產品。事實上,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上月30日才將華為與中興列國家安全威脅,立刻禁止使用政府資金進行採購,涉額高達83億美元(約643億港元)。海康威視則是監控設備的大型製造商,為新疆集中營監控系統的主要合約商之一。白宮今次擴闊打擊面,對華之強硬可見一斑。
逼企業美中兩國二選一
路透社指出,是次禁令由聯邦採購委員會提出,預計8月13日生效,而白宮已明確表示不會拖延生效日期;在未取得政府豁免情況下,任何企業在營運過程中使用五間華企產品,未來將無法再出售任何產品或服務給美國政府。路透社引述一名美國官員指,法規更重要的目的在於限制這些華企的影響力,也是要一些公司做選擇,與美國政府做生意,或揀選中國公司。
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代理主任沃特(Russ Vought)發聲明稱:「面對像中國這樣想要滲透我們系統的入侵者,我們所面臨的危險相當巨大,特朗普政府全面實施聯邦採購禁令,使我們能夠對抗像華為這樣惡名昭彰的網絡。」五間華企目前未有回應事件。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美國不是以整死中國為目的,分階段向中國施壓,短期內可以(在談判上)獲利,固然是無本生利之舉,然而「分階段施壓會令中國適應這種壓力,如有足夠時間另尋銷售對象」,一旦事件發展成持久戰,未必有利於美國。
千人計劃華裔學者被捕
另外,美國聯邦司法部前日表示,俄亥俄州立大學華裔教授、中國政府千人計劃成員鄭頌國,被控利用大約410萬美元(約3,332萬港元)的美國研究資金,幫助中國從事類風濕和免疫學研究而被捕;鄭同日出庭受審,法官拒絕其保釋。聯邦調查局反情報局助理主任科勒稱:「此案再次突顯中國千人計劃的一名成員被控利用美國納稅人的資金來為中國政府服務。」
面對美國的連環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僅回應陳全國等四人被制裁一事。他稱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美方沒有權利、沒有資格干涉,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又指「如果美方執意妄為,中方必將堅決回擊」。惟記者追問反制措施細節時,他僅回應「有關的細節你很快就會知道」。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