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王道】勿跟Tesla過人世 - 王弼

【美股王道】勿跟Tesla過人世 - 王弼

世界經濟在疫情嚴重打擊下,許多本來計劃了的投資項目都被煞停。我有朋友在加拿大從事油氣管道行業,預計明年把公司的專利輸出日本,日本的客戶本來連定金都付了,但受疫情打擊,項目即時被無限期押後,相信朋友的遭遇並非單一個案,而是冰山一角。

不知是否太多被煞停或擱置的投資,加上全球央行無限印鈔,閒置的錢苦無出路,唯有大舉投資股票,美股守住標普500指數3000點的重要關口,靠着比預期好的就業數據,加上北京突然唱好A股,標指強勁反彈,期貨曾衝破3150點重要關口,執筆之時,仍是在這水平徘徊。

令人目瞪口呆的,是人氣股Tesla(TSLA)在股價突破1000美元,超越全球市值最高的豐田汽車後,再花五天時間,便升破1400美元,市值比老字號的Intel、AT&T、美銀和迪士尼還要高。

有趣的是,2019年,豐田賣出逾一千萬輛車,但TSLA只賣出三十多萬輛,究竟TSLA需要多少年,才能追上豐田的銷量?更重要的是,等到TSLA可以年銷一千萬輛汽車,它就一定賺錢多過豐田嗎?

軟件科技公司如面書、谷歌和微軟,有着傳統企業沒有的優勢,就是邊際成本幾乎是零,例如多一個人付費下載微軟的軟件,不會增加微軟的成本,即顧客付的費用,全部變為利潤,可是,TSLA縱有創意,顛覆汽車工業,但它永遠無法突破物理限制,就是邊際成本可以透過量產而壓低,但永遠不可能歸零,也不會接近零。而且,當它的電動車在路上漸多,又會產生另一個問題,就是提供維修的壓力越來越大。香港TSLA不少車主就投訴過,排隊維修的時間太長,市面懂維修TSLA的車房不多,TSLA原廠修車幾乎是獨市生意,本來利好盈利,但沒有街邊車房支援維修,亦意味維修保養服務不能大量外判,使售後服務出現瓶頸。把工業股TSLA當軟件科技股炒,大錯特錯,投資者短炒無妨,切不可跟它過人世。

王弼
專業投資者,曾任基金首席經濟師
http://fb.com/buytillsuspension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