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路透社報道,一些中資銀行對實施香港國安法的官員提供服務,因應預期美國可能對它們實施懲罰,其領導層正制備應變方案。報道引述了來自5間國有金融機構的消息來源,又指有關應變方案是銀行自發制定。
報道指出,中行(3988)和工行(1398)假設在最壞情況下,會被切斷美元供應或失去獲得美元結算的機會,其中中行有在推演當客戶擔心香港分行擠兌美元,該行會出現甚麼狀況。此外,農行(1288)正就可能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客戶制定解決方案。消息源亦向路透社表示,銀行界正參考伊朗同業經驗。
野村憂港元聯滙受影響
另外,野村發表報告指,美國一旦通過劍指中港官員及金融機構的《香港自治法》,或引發港元聯滙問題。報告表示,美國若通過《香港自治法》,將賦予美國國務卿和美國財政部長90日時間,列出涉嫌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基本法》的外國人和金融機構,並於最多17個月內對其採取制裁措施。
當中最嚴厲的制裁,是美國可以「禁止任何受美國管轄的外滙交易」,限制香港銀行使用美元的反制措施,以回應對「港區國安法」的不滿。野村指一旦發出這項禁令,後果相當嚴重,甚或有機會嚴重影響全球金融體系,並增加中美針鋒相對的風險。如果牽連到香港的大多數銀行禁止使用美元交易和結算,更或引發市場對港元與美元掛鈎可持續性的質疑,不利於特朗普連任。
但野村明言,不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聯滙機制會被打破,但仍將為增加的負風險做好準備。至於未來幾個月,由於中港美緊張局勢仍可能持續,故預期港元利率將持輕微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