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當《TENET天能》(Tenet)再一次押後映期,舊戲成為救救戲院的人工呼吸。片太長,正常時間可能是缺點;沒戲可播時,大把空檔要填滿,肯定是優點。七十年代兩齣經典,《教父》(The Godfather)及《教父續集》(The Godfather: Part II),各自三小時有多,啱晒。
德國神劇 權力遊戲比下去
舊戲原來不只是戲院寶藏,即使登陸網上串流平台,也是大事。八十年代三齣《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給Netflix買了,居然登上每日排行榜十強行列。我真心希望未看過《回到未來》的,選來看一看,不要沉迷於《禁室365天》(365 Days)。
不過,這篇文章,不是寫《教父》,或者《回到未來》,四十幾年、三十幾年,甚麼角度甚麼內幕,也有人寫過,我沒有道行再找新意。只能說說感覺:翻看《教父續集》,Robert De Niro飾演的後生版第一代教父,跟Al Pacino飾演的第二代教父,時空不斷穿梭。結局,還要再插入Al Pacino接手家族生意前的第三個時空。看似有點複雜,實際上一點閱讀困難也沒有,三個半小時轉眼過,跟觀看三集《回到未來》回到不同時代的過去一樣,輕輕鬆鬆。畢竟,有關玩轉時空的橋段,這幾十年來,還看得少?即使不看中日韓穿越劇,單單Christopher Nolan炮製的《凶心人》(Memento)與《星際啟示錄》(Interstellar),已經玩到出神入化。以為去到極限?高處未算高,德國神劇《闇》(Dark)居然還有所突破。
所謂突破,就算不在質素,至少在複雜程度。有看過劇集的,大概同意《闇》的難懂指數,應該是史上之冠。先不說情節橫跨百幾年五個不同時空,利用不同方法在不同時空走來走去的角色又眾多,同一個角色以老中青三種不同形態現身是等閒事,阿女原來是阿媽,自己殺死自己之類的奇幻情節也層出不窮;來到第三季,還要引入平行宇宙概念,死了的人在另一個宇宙未死,於是又出現某人明明斷氣轉眼翻生的種種疑團。很多人說,看《闇》需要拿出記事簿和遙控器,一有不明白,暫停,要先畫一畫人物關係圖對一對照,才有信心繼續。沒看過的人覺得太誇張,其實半分誇張也沒有。突然覺得《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只得一個時空一個世界,只不過人物眾多歷史亂少少,根本簡單到不得了。
由幾時開始,劇集流行以所謂的燒腦作為賣點?我不是專家不是權威,無法作出定論,純粹個人感受,我會選擇以2004年的《迷》(Lost)作為分水嶺。很記得第一季,以一宗空難作為開局,重要角色齊集神秘荒島,引申出無數謎團,角色在出事前的遭遇原來各有關連,在無數謎團之中加添更多謎團,追看性十足,大受歡迎。看了一季,看了兩季,謎團越積越多,結果,去到第六季,終極大結局了,仍然有九千幾個謎團沒有解畫,爛尾得來不只令觀眾失望更會令觀眾憤怒。事隔十多年,人類還真是有點進步的,《闇》比《迷》更燒腦,但完結得圓圓滿滿,總算一解由《迷》帶來十多年來創傷後遺。
冒險試新 串流平台無顧慮
時勢不同,《闇》的條件,的確比《迷》更適合燒腦。1)Netflix發明了一口氣推出一季劇集的革命性創舉。看《迷》,隔一個星期才看到新一集,記憶力會隨時間消逝,太過複雜的情節,的確難消化。《闇》不同,你夠精神夠耐性夠熱誠的話,可以通一晚頂,睇晒。看不明白,隨時翻看之前集數補補腦又得,觀看難度減低得多,編劇自然放膽得多。2)《迷》的製作團隊,本來像《闇》的製作團隊一樣,打算把劇集在三季內完結,無奈劇集太受歡迎,電視台當成懂生金蛋的鵝,一心榨乾榨淨,肯批准六季完,沒有變成《愛.回家》,萬幸。電視台畢竟有大量air time要應付,讓受歡迎劇集在受歡迎時候落幕,太浪費,情願爛尾也好過冒險試新,理解的。網上串流平台沒有這一份顧慮,否則,以《闇》在全球的知名度,恐怕強迫編劇寫到上侏羅紀寫到上月球也有必要。
3)最後,最重要,應該是民族性不同。《迷》來自美國,大開大合,開了個驚天動地的佈局,不夠心思細密去逐一解釋。《闇》來自德國,重視紀律,重視理性。不劇透,《闇》的厲害之處,不在格局有幾複雜深奧,是它能夠在放了幾十萬條線出去後,逐條逐條收得清清楚楚,合情合理沒有自打嘴巴。2017年推出第一季時,很多人擔心《闇》的野心太大,難以收科。我反而樂觀,未有網上串流平台,你有冇看過德劇?說不定在德國電視界,《闇》算小兒科。要擔心,不如擔心感覺上有點相近的《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啦,美國人有太多衰收尾的前科。即使,《怪奇物語》相對上簡單得多。一路以來,也見到有人批評《闇》太難懂,看《怪奇物語》好過。我一直不明白有甚麼好批評。你有你喜歡《怪奇物語》,我有我看《闇》,勝在大家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套。河水本來不犯井水,為何硬要將閣下的價值觀硬生生插入我身上呢?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快樂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