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搣飛割凳】一脈相承的驚慄

【搣飛割凳】一脈相承的驚慄

「Body Horror」這個名詞,最早見於1983年一篇文章,但這種營造恐怖的手法,很早就出現在小說,著名例子,1818年《科學怪人》。而被電影運用,則盛行於上世紀80年代。
撰文:月巴氏

愛滋陰霾
《怪形》(The Thing, 1982)

表面上,一齣偶然發現外星生物的科幻電影;表現上,卻動用人體被外星生物附身後的幻變核突造型(人頭不但可變蜘蛛,更可擘開一半吞食人類),呈現防不勝防的恐怖。1951同名電影改編,卻被賦予了對於愛滋恐懼的隱喻。

癲狂想像
《猛鬼勾魂》(Videodrome, 1983)

David Cronenberg,body horror宗師的代表作,1986年《變形人魔》(The Fly),但始終是舊片重拍,不及《猛鬼勾魂》原創。一個由成人電視頻道開始,最後發展成有關mind control的癲狂故事,更癲狂是對人體的想像……

政治隱喻
《變形怪體》(The Blob, 1988)

1958年同名B級片重拍。一篤神秘粉紅色嘢侵襲寧靜小鎮,吞食小鎮居民,科學家趕到,將呢篤嘢說成是來自外太空的病毒,但實情原來是軍方秘密研發的生化武器,用來對付蘇聯。一齣兼具政治寓意的上乘body ho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