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曾經的逃生門不再安全 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 - 余德寶

當曾經的逃生門不再安全 
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 - 余德寶

英國殖民政府的百餘年間依靠着法治、自由等核心價值,透過普通法令香港成為全球獨當一面及富競爭力的城市。每當那個文化主體發生災難時,香港便成為了眾望所歸的逃生門。戊戌政變時,被追捕的菁英率先打開這個逃生門來到香港。而辛亥革命之時,逃生門亦再次被打開。乃至於1949年中國內戰時,短短的時間內有170萬人湧了進來。在經歷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後,相信現在不少父母一輩也是在當時從中國逃到香港。曾經,香港是中國的逃生門。從來沒想到今日,香港人卻要另尋逃生門。

早前歐洲議會獲得大比數的565票贊成,通過了譴責中國制訂港版《國安法》的動議。當中包括呼籲歐盟及成員國考慮,若果《國安法》在香港實施,議會將向國際法院投訴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以及在香港情況更為險峻之時,提供接收港人的「逃生門」等多項無約束力建議,以備香港人權及基本自由進一步侵蝕。

至於英國,英國政府就「港版國安法」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將着手修改入境規則,准許符合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及其家屬在英國居住、讀書或工作五年,五年後可以申請定居,再居住12個月後申請入籍。同樣強調表示「港版國安法」明顯及嚴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違反香港的高度自治,並與香港的《基本法》有直接衝突」,約翰遜又稱若中國依然故我,英國政府將為香港300萬符合申請BNO資格人士提供獲得公民身份途徑。

中國人大授權香港《國安法》立法後,台灣政府已經成立一個專案工作小組,來處理並給予協助準備來台的香港人或在台港人的需求。對於香港人可能需要的援助,台灣行政院表示將由政府主導和公私協力等原則提供幫助,依照現有的《港澳條例》第18條幫助香港人,而目前則沒有修法的必要。台灣陸委會也表示,針對未來可能有更多香港人來台,台灣政府將基於居留、安置、照顧等三大目標,作為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的依據。

香港曾經是上百萬人的逃生門,大家為了追求安穩的生活,追求安全的社會,追求自由的空氣,而毅然來香港發展,安居樂業。然而,香港社會如今日漸撕裂,政府背道而馳令市民飽受煎熬。是誰令香港踏入如此困境?一年前的《逃犯條例》令香港人理解到政府的蠻不講理,而一年後的《國安法》更是繞過香港的法治,強行加於香港人的枷鎖。政府一年間的施政導致民怨沸騰,令為數不少的人正考慮另覓逃生門。

在夾縫中尋一線生機

比起口講愛香港,子女丈夫卻都是英國籍,身在境外。現今仍然有一眾充滿抱負與熱誠的香港人仍然深愛着香港這個家。他們面對極權從不妥協,面對不公與不義亦屹立不倒,面對國安法的威脅仍然堅守信念,留守在這個家。他們站在不同的崗位為自由而努力,各司其職,希望香港能重回以往的美好時光。一個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或地方歸屬感的體現,不是在於安定繁榮的時候,而在危難來臨的時候,還寧願留下一同反抗。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仍有勇氣留在此地,力求在夾縫中尋一線生機,守護自己的家,才是真正的香港人。

余德寶
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