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次季大反彈,展望第三季,美國大選進入最後直路,今屆較諸過去特別多事,不論是美中關係、武漢肺炎疫情及國內社會運動,相信都較掀動市場神經,惟數字顯示,過去十次選舉年的第三季,三大指數平均出現升幅,反映選舉近了,執政總統或其黨皆會推出措施刺激股市助選,但有投行分析,多個壞消息或出現,提防第三季美股閃跌。
美國總統的選舉日在11月的首個星期二,即今屆將在11月3日舉行。資料顯示,自1980年列根當選總統以來,美股選舉年的第三季升多跌少,道指平均升1.58%;標指平均升1.92%,納指平均更升2.09%。值得一提,過去選舉年下跌的年份,以更換總統的年份為主,包括88年老布殊接任列根、92年克林頓擊敗老布殊、08年奧巴馬當選更是金融海嘯年。往績而言,現屆總統連任對股市表現較有利。
高盛早前發表報告,認為美股3月底以來的反彈,是出於投資者恐懼「冇份上車」,「一個負面因素不會令股市下挫,但一系列憂慮及風險存在,令我們相信投資者正放慢手腳」,該行列舉六大風險,包括肺炎感染個案增長加速、職位短線難反彈、企業回購今年減少50%、派息全年減少23%、美國總統選舉、中美關係,並預測標指年底目標為3000點。
大摩則料標指至2021年中會上升12%,相信新的周期已出現,並預期明年每股盈利會上升兩成。該行又指,疫情後全球經濟會V型反彈,儘管不少股市已反彈至疫情前的水平,但估值仍然偏低。
一旦落選 憂企業稅上調
市場曾有一說,指民主黨當選會較利好新經濟股,共和黨當選則較有利傳統經濟股。相關分析估計源於克林頓年代產生微軟成為科技霸主,到奧巴馬年代科技股更百花齊放。不過,翻查紀錄,納指升得最多的選舉年第三季,分別是列根及特朗普的當選年,即使二人於第四季勝出,隨後一季的納指仍錄7.77%及1.34%的升幅,故特朗普連任不等於資金從科技股散水。
高盛特別提到,特朗普的2017稅法,將企業稅率降至21%,假如民主黨勝選,有關稅法會否被推翻?一旦企業稅重上35%,該行預測標指的每股盈利會跌19美元,市盈率會升15%。
此外,聯儲局資料顯示,最新公佈的資產負債表為7.082萬億美元,連續兩周輕微回落。疫情後聯儲局短時間內將資產負債表由約4萬億美元升至逾7萬億美元的水平,直接令美股V型反彈。若印鈔的速度減慢,第三季股市的升幅恐未必及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