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殺到,肥了恐懼,瘦了自由,把香港的前途問題由充滿Uncertainty,變得很Certain,所有人也是輸家。那些在林鄭上任後加碼押注香港的超級富豪,難以獨善其身,恐怕馬上就要煞思量,止賺止蝕。
自林鄭上任以來,幾大家族對香港的投入情況各有不同,為免被公關找麻煩,就不搞排行榜了,只列出一些客觀事件,讀者自行判斷。
政府過去幾年瘋狂出貨,不斷拿地皮出來拍賣,創造一塊又一塊地王,把大部份香港發展商綁上船。其中啟德發展是一個焦點,本來是個中資樂園,但後來不知何緣何故,卻變成港資財團以天價接貨,是愛還是責任?最終很多港資財團也押注啟德,如接海航貨的恒地(012)、會德豐;還有南豐、新世界(017)、新地(016)、嘉華(173)等等,投資額動輒過百億元。在現時前景不明朗下,且看最後那些押注啟德的財團,能否在香港繼續一齊贏。
除了啟德,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新地422.32億元投得西九龍高鐵站商業地皮、恒地以233億元奪美利道地王商業用地、新世界200億元奪機場航天城、信置(083)財團擲173億元奪長沙灣地王、長實(1113)以49.51億元中標觀塘安達臣道。
數字太多,不便一一明細,但各財團斥資金額多寡,讀者大概已有個籠統概念。不難發現,一旦香港大衰退,至少有兩、三個家族已經無可能全身而退,現在惟有訴諸神明。
香港長久以來一直享有溢價,全因制度穩固,吸盡中外資金,以繁榮與安定壓倒一切,奈何國際社會對這個城市慢慢陷入信心危機,不再相信遊戲規則,在圍堵中國政治大氣候下,香港的溢價可謂凍過水。
後記:陪伴《蘋果》讀者四年多,一直且行且珍惜,落子無悔,儘管香港變天,寫作理念絕不妥協。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