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藏有火雞屍體恐嚇案 - 林夕

冰箱藏有火雞屍體恐嚇案 - 林夕

林順潮醫生冰箱藏火雞屍體案先別論,只是不明白,鸚鵡怎麼會罵主人呢?最聽話的就是鸚鵡了,只會學舌。鸚鵡會罵主人,反映主人平日常常罵人。

朋友母親多年前光顧一家雜貨店,忽然傳來震天響的一聲「八婆」,她以為誰罵她八婆呢,在怪她左挑右選好久沒埋單嗎,繼續下去又不斷「八婆」「八婆」的,抬頭才遠遠見到店主養了一隻白鸚鵡,搞清了前因後果,立刻忍笑離開。

沒有別的可能,一定是店主每次有客人挑三揀四又要砍價,不止一次十次二十次,在背後罵顧客八婆,才出現鸚鵡代主人提早警誡顧客的尷尬一幕,就像那批事前不斷學舌放風的人大們。所以,鸚鵡論比喻錯了。

還有一隻了哥,主人日日在家裏大開四方城,但是有個規矩,打麻將的時候,先把鳥籠鋪上張黑布,讓牠以為是睡覺時間。有次牌友不知如何弄丟了那張黑布,現場無人發覺,結果就出事了。

打牌的時候,忽然有聲音大喊「發財」,座中有人喊「碰」,而桌面並沒有發財,主人才索性把了哥遷移到深圳咁遠。

把動物來比喻不願當順民的人很危險,以後人肉鸚鵡真的要小心了。當年聖公會管浩鳴把港人當貓,要警誡貓不抓爛家具,他神聖的養貓安全法是關在籠裏,那貓就乖乖了。發你個夢啦,貓的自由意志自我價值自行其是,不是管牧這種鸚鵡哥可以想像的。

想馴服貓,把牠關在籠子裏,只是天真,進入林醫生形容今後香港的所謂新常態,有時的確要讓新進門的貓,住幾天籠子,目的是要牠習慣環境,增加安全感。有了安全感,貓就成為家的另一個主人,才會開始抓抓抓,那是牠們求存的本能,否則爪子彎進肉裏,會發生流血事件。

林順潮醫生要教訓那隻鸚鵡別再罵主人,把牠放進冰箱,看到火雞的屍體,嚇得牠物傷其類,從此,從此就不叫了?不學舌不會叫的鸚鵡,就不是鸚鵡。如此殘忍要殺要宰,以鸚鵡本性而論,只能是人講他又講的人大,模仿主人能力高到不似人樣,忍住低頭彎腰導致頸椎病發作的,叫忍樣。

香港早就進入歐威爾名著《1984》時期,現在又貓啊又鸚鵡啊,搞得像《動物農莊》,過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