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欲速則不達」,在香港這個每分每秒和時間競賽的地方,我們都喜歡快,或者是我們都習慣了要快。一場世紀疫症的來襲,讓我們都提醒了包容、放慢,既然控制不了停工停學,那就好好過每一天,放慢腳步去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但對香港人而言,可以肯定的是大家放慢過後,未有把工作、理想停下來,眼見球場重開(圖),上班上學,一下子便回復從前的繁華。
事實上,每件事情需要的時間都不同,人生總有快快慢慢的時候,越困難的事越要更多的時間,也要更多的心機,例如要把香港足球重振旗鼓,並不是想快便快,青苗幼苗需要時間慢慢栽培,但必須有相應的策略成就長遠的目標,否則2034進軍世界盃,只是夢一場。足總為下一個五年計劃訂下一連串工作及目標,然而下季港超聯賽將大有機會把外援制度改為註6出5,本地及年輕球員的上陣時間很有可能會犧牲了。此新制度旨在引入具級數的外援增加賽事水準及欣賞性,然而執行上能否真的為港超帶來衝擊,抑或是打擊,卻是未知之數。
排名和成績不是不重要,但煙花過後卻可能連火花都沒有。以現時香港足球的情況,負面消息不斷,香港隊的將來是難以不令人擔心,作為教練,不怕慢,只怕停,更怕倒退。
陳婉婷
前亞洲足協最佳女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