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事可記!資深傳媒人 - 潘小濤

今天,無事可記!
資深傳媒人 - 潘小濤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每天都寫日記,其日記仍保存在法國國家檔案館。1789年7月14日,法國左翼人士及農民等攻陷巴士底監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之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則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正是這一天,路易十六在日記中寫道:「Rien,無事可記。」路易十六確是堅離地,如此重要的一天竟然無事可記,香港人在7月1日前後,也因為暫時的恐懼、擔心而無事可記!

在香港,堅持每天寫日記的人應該不多,每天更新社交媒體的人就不少,但這幾日,很多網民都是「無事可記」,甚至忙於刪掉Facebook、Twitter、IG的留言,就連連登仔都要求管理員幫忙刪帖,以免成為港版國安法下的「罪證」。畢竟大家在6月30日晚上11時之前都未見過新法例,即使之後見到了,但條文當中有很多含糊不清之處。在此情況下,無事可記、刪貼自保,是合情合理的穩妥做法。

港大法律學者張達明指,新法的法律文本充滿國內社會主義法制的特色,與香港普通法的精神及法律語言大相逕庭,且將中國特色的法治概念套用至香港。所謂中國特色的法治概念,就是人治色彩濃厚、難以單從條文就斷定自己是否觸犯此法,有違法律可預測性原則。總而言之,他們說你犯法你就是犯法。

以恐懼治國

在一個人治環境,大家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最佳自保方法只能是少寫少記、不寫不記,至少暫時觀望一段時間,那麼這幾天大家都「今天,無事可記」,就是必然的,這正是北京領導人的立法原意:要有足夠的阻嚇力,令香港人心生恐懼,再不敢上街抗爭,進而影響9月的立法會選舉。

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在記者會上表示,制訂國安法不是將香港反對派或泛民作為「假想敵」,是要「聚焦打擊」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為了「聚焦打擊」極少數人,在全港市民頭上高懸一把利劍,使大家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這是甚麼治國手法呢?而沒了免於恐懼的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也會隨之萎縮,其他的權利和自由也就失去基本保障而凋敝。這樣的香港,跟其他中國城市還有分別嗎?

張達明還指出另一個問題,港版國安法超越了中國的域外司法管轄權只適用於中國公民的概念,包括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任何人,在香港以外觸犯此法也屬違法,只要他/她踏足香港,就有可能被逮捕及檢控。他「溫馨提示」:全世界80億人應該熟讀港區國安法,以免誤墮法網。

香港的司法管轄權伸延至全世界?太荒謬了吧!果如是,特朗普、蓬佩奧、佩洛西等美國政客,還有英國的約翰遜、藍轁文、彭定康等人,台灣的蔡英文、蘇貞昌等,他們要麼宣佈了制裁香港的措施,要麼推出「拯救」港人的計劃或公開聲援香港,豈不是都觸犯了港版國安法,日後踏足香港就可能被送中受審。至於台灣人,投過票給民進黨等台獨政黨,在社交媒體支持過香港抗爭的,日後來港旅遊或轉機,都有機會被捕?

當然,再嚴苛的刑法也阻不住人民嚮往和追求自由的心,更擋不住浩浩蕩蕩的民主大潮。古往今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必定有勇敢的人抱着無懼篤灰不怕報復的決心,不斷發聲。當大家適應了新法例,明白到張曉明「太陽照常升起」的道理,又或被迫到走投無路時,就會奮起反抗;當更多人更大力地反抗,北京只能以更嚴苛的手段去鎮壓,無論是訂立新法例還是更大規模的拘捕和更重的判刑。這種惡性循環令人窒息,而這樣的香港,還能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