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確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 梁憲孫

醫述醫術:確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 梁憲孫

四十歲的陳先生一向身體健康,突然全身出現瘀青;驗血檢查顯示嚴重貧血,白血球數量急升,見大量「母細胞」(Blasts),血小板數量大幅下降。骨髓穿刺及活檢確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

「骨髓」(Bone marrow)藏於骨骼中央部位,含「造血幹細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專責製造各種血球,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紅血球負責帶氧,白血球攻打細菌病毒,血小板則幫助止血。

「急性白血病」屬血癌的一種,病情一般嚴重;如未能馬上接受適當治療,可迅速奪命。成年人所患的「急性白血病」多屬「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癌細胞源自骨髓內的造血母細胞(Myeloblasts)。兒童患的則大多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源自淋巴細胞組織。癌細胞佔據骨髓空間,影響造血功能,令正常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減少,導致貧血、容易感染及流血難止等現象。

骨髓活檢可確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析」(Immunophenotyping)、染色體檢查(Chromosome study)及詳細「基因檢測」,有助仔細分類、評估預後及選擇最佳治療方案。

治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可使用化療藥物及標靶藥物,目標是殺死癌細胞,令正常骨髓造血細胞可以恢復生長。骨髓造血細胞出現「基因突變」,可誘發不同種類的白血病,治療方法亦不盡相同。

相對比較少見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乃「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其中一種,其癌細胞具獨特基因變化,APL及RARA兩組基因互換位置,第15及第17對染色體出現移位現象;有效藥物包括「全反式維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及「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不一定需要用化療藥物。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