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制蓋棺】
【本報訊】港版國安法細節出爐,條文對違法行為的定義令外界有廣闊而含糊的觀感。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指出,在港設亞洲總部的企業,是時候重新考慮在中、港關係新現狀下,香港是否如昔日般適宜作總部。另有基金界人士對本報表示,得悉已有少數對沖基金擬將全部資金調離至新加坡,又形容條例比想像中辣,「從根本性摧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國安法殺到,香港經濟環境令人憂慮。一名不願具名的基金界人士認為,國安法條文改變了國際對香港以往的認知,將改變香港的功能和角色,「少咗外資會再揀香港作為集資中心」,中國的目的是藉法例製造白色恐怖,顯然成功令大家恐懼,估計事件加快撤資活動,大型跨國企業將分批減少在港的資產及業務,例如已不會在港招聘。他續指出,身邊有不少金融從業員已計劃後路或移民,自己亦打算去新加坡發展。
彭博:資產風險升 港勢走資
彭博另引述商界人士指,港版國安法對商界的意義,就是:別碰政治。長遠而言,香港資產的風險溢價料上升,致估值下降及潛在資本外流。巴克萊銀行首席執行官Jes Staley受訪時坦言,不會參與政治,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政治局勢。
澳洲基金Tribeca Investment Partners投資組合經理Jun Bei Liu亦指,國安法增加在港工作的複雜性,市場風險溢價亦會略增,長遠來看,或會看到更多國際企業及投資者以亞洲市場,而不是以香港作為中心樞紐。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昨日表示,北京加插國安法後,將開始掃蕩香港的示威活動,呼籲企業就新法例及中、港關係新格局作出衡量,考慮是否仍以香港作亞洲總部。
資深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分析,國安法對外國資本的影響要分個人及企業層面來看。從個人層面而看,國安法使香港警隊有權凍結資產,時間可以是一年半載,理由可以是莫須有,例如說出於調查便可,將對受影響的個人造成家庭財政問題。錢建議,個人處理資金配置時,宜把六成存放到海外,餘下的四成才留在香港。企業方面,錢指目前較難評估,尤其未有英文版條文,但料最後會與港人過往一直沿用的普通法有出入,較具規模的企業即使以香港作第二總部,也不敢將關鍵要員派到香港,及擔心在港資金會遭凍結。
Webb:港已改用中國法律
一向敢言的股評人David Webb僅在facebook表示,現在香港已改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而不是香港法律。美資大鱷、Hayman Capital負責人巴斯近年不時表態做淡香港和內地市場,曾以「香港無聲的恐慌」為題撰寫信函,稱押注港元將大瀉。記者向巴斯查詢新法實施後取態,昨晚未獲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