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集中轉移印太區 澳軍費增至萬億 購導彈制衡中國

兵力集中轉移印太區 
澳軍費增至萬億 購導彈制衡中國

澳洲跟中國的關係近期越趨緊張之際,宣佈增加未來10年國防預算至2,700億澳元(1.4萬億港元),用作擴軍,包括購買遠程彈道導彈等武器,同時會將軍力集中轉移到印太區,目標明顯旨在制衡中國。

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昨日在坎培拉發表演說,指澳洲政府會先花約8億澳元(42.9億港元)從美國海軍購入AGM-158C遠程反艦導彈,以提升軍方海上打擊能力;澳軍目前仍使用1980年代初投產的AGM-84魚叉反艦導彈。此外,莫里森指遠程反艦及陸上攻擊武器、遠程火箭炮及導彈系統亦在坎培拉的購物清單上;他們還計劃發展並測試高速長程打擊武器,包括超高音速導彈。

澳洲是美國的印太區盟友,有派兵參與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資料圖片

澳洲防長雷諾茲昨日就新國防戰略回應記者提問。

政府疑遭華黑客攻擊

莫里森又強調網絡安全是澳洲國防戰略的關鍵,揚言提升網絡攻擊力;他前日才把未來10年網絡安全預算增至史上最多的150億澳元(803億港元)。如此重視此議題,相信與他上月公佈的政府和企業網絡遭不具名「國家級黑客」攻擊事件有關,路透社引述三個消息指澳洲視中國為疑犯。

澳洲對上一次、即2016年公佈的10年國防預算有約1,950億澳元(1.04萬億港元),今次增加了近40%。莫里森解釋改變澳洲國防策略,皆因世界「已進入新的、少了點和善的戰略時代」,形勢更會因武漢肺炎疫情而變得「貧窮、危險且失序」,而印太區卻是這年代的「環球競爭主要焦點」,美國與中國關係緊張,南海、印度與中國的領土主權紛爭加劇,都使印太區誤算甚至衝突的危機增加。他又指澳洲希望「印太區沒有威逼和霸權」,區內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可自由來往,且受國際法律及規範約束。

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國際安全計劃總監羅赫芬角(Sam Roggeveen)指,中國是澳洲調整國防策略的不言而喻關鍵,但他擔心「購買遠程導彈尤其打擊目標是陸上的,可能惹來北京回應,雖然集中(軍力)在自己區內絕對正確」。中國政府公佈的今年國防預算是1,780億美元(1.4萬億港元),澳洲顯然無法匹敵,但莫里斯昨日明言美國仍是澳洲「我們國防政策的基礎」。

查武肺源頭成導火線

澳洲2018年禁中國電訊商華為染指其5G網絡後,兩國始有嫌隙,但坎培拉要求獨立調查武漢肺炎疫情源頭,卻是他們關係急速惡化的導火線,中國此後更貿易制裁澳洲產品,澳洲形容舉動是經濟「威逼」。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