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盟友 中國削「隱性」優勢

得罪盟友 中國削「隱性」優勢

中印衝突令印度民眾反華情緒升溫,事實上,中國這次失去印度這個「盟友」絕對是弊多於利。

先說發展問題,中國多年前已計劃在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印度河興建水壩,中印兩國本已就水源問題出現多次爭拗,主要是中國想透過興建水壩,讓巴基斯坦這個「親密戰友」獲得充沛而廉價的水電供應;然而印巴兩國多年來都是「水溝油」,印度甚至想過建造水壩,限制淡水從印度河流向巴基斯坦。

現在看來,巴基斯坦獲得廉價淡水的希望落空,因為印度必會「從中作梗」,中國在此項基建上的投資回報亦隨時化為烏有。

印度與美日抗衡一帶一路

中國近年致力通過修橋補路發展「一帶一路」,與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建立關係,通過中亞和南亞將中國與歐洲連接起來;加上巴基斯坦與中國成立的中巴經濟走廊(CPEC)不斷推進,本來與印度交好的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等,亦紛紛向中國靠攏,無不挑戰印度利益,因此印度對一帶一路和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顯得十分抗拒。

不過,印度不會坐以待斃,數年前就與美國、日本及澳洲等國組成戰略聯盟,被指是抗衡一帶一路,亦藉以應對中國的快速崛起,在區域內日益增大的威脅。

市場人士均認為,美國與中國明爭暗鬥多年,倘美國趁這次機會唆使印度聯手壓制中國,加之日本及歐洲等在武漢肺炎疫情問題上,已對中國有所避忌,中國或將落入四面楚歌境況。說到武漢肺炎,不得不提世衞執行委員會今年起由印度醫生華德翰(Dr. H. Vardhan)出掌,如中印關係未能改善,中國日後在處理疫情問題上的「隱性優勢」或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