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暴之戰】 六四→反國教→傘運→反送中 四代決定去罷課的中學生

【抗暴之戰】 六四→反國教→傘運→反送中 四代決定去罷課的中學生

【抗暴之戰】
早前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向全港中小學發信,指學生不應罷課、叫口號、拉人鏈、張貼有政治訊息的標語及唱相關歌曲,學校亦應立即勸止相關活動。事實上,中學生在社會運動中以罷課形式表態,濫觴於31年前的六四事件,究竟這31年來,曾罷課的中學生都錯了嗎?他們在想甚麼?

四位曾在中學時期參與社會運動的不同年代學生。圖中為參與罷課年份。

今年47歲的鵬鵬,1989年就讀中四,他記得「那時大家對中學生的期望,就是讀書、入大學,不期望中學生有政治參與」。直至5月,北京民運開始發酵,香港舉辦了兩次百萬人的大遊行,他開始關注事件,並與同學組隊出去遊行。

6月4日天安門事件後,支聯會曾號召6月7日全港大三罷,鵬鵬本打算響應罷課,詎料當日凌晨發生旺角騷亂,支聯會煞停三罷,那天全港停課一天。但鵬鵬並沒有閉上渴望發聲的嘴巴。他與同學在學校內製作橫額,又在校內建了一個祭台,讓同學悼念及拜祭命喪坦克下的北京學生。

六四罷課變停課 反國教初嘗成果

他記得那時候,學校是自由的。「印象中學校沒有打壓,以他們的角度而言,他們不會阻止我們做這些事,容許我們有發聲的機會,氣氛是自由的。」有的學校甚至有老師會帶學生出去參與集會、遊行,為學生上公民教育課。那年的罷課雖沒成功,但已成為了中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的雛型,「是我們那一代中學生的政治啟蒙。」鵬鵬說。

而首次「成功」的中學生罷課,則是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當時就讀張振興伉儷書院中六的凱撒,加入「學民思潮」,並在8月30日起,與林朗彥等人一起絕食罷課,要求政府撤回國民教育科。「罷課一周間,沒有受到學校打壓。當時校長覺得沒甚麼大不了,聽說今天不一樣了。」

「當時的心態是,之前未試過中學生罷課,那為甚麼唔試吓?」凱撒覺得,中學生在社會上其實沒有話語權,「政府不把中學生視為持份者」,而罷課就是中學生所能付出的最大代價。最終罷課換來的成果,是政府作出讓步,承諾五年內不會重推。那是否成功的罷課?「從長遠結果看,其實是失敗,今天政府還是用其他方法進行洗腦教育;但以罷課行動而言,算是成功。」

雨傘運動最激進 成日後政治啟蒙

反國教運動過後兩年,雨傘運動爆發,約100所中學參與罷課。現任中西區區議員梁晃維當時就讀伊利沙伯中學中六。9月28日警察首次向示威者施放催淚彈那天,他正在金鐘。「好深刻當時大家一邊跑一邊罵:為甚麼香港搞成這樣?那天晚上,我們覺得不能當沒事發生,第二天照常上課。」

他記得那時學校曾表示希望學生在室內罷課,「我們覺得,你是否覺得這是不見得光的事?但我們就是想讓外面的人知道,我們不滿警方清場的方式。」最終約300名學生走出操場、坐下,學校亦借出器材及場地,播放佔領區情況。罷課行動持續了數天。「當時中學生罷課已是一個相當激進的行為,是挑戰學校的權威。」

最終雨傘運動在佔領79天後,被政府清場落幕,學生的訴求始終未被政府重視。「我覺得罷課的意義,是學生自己發起、組織、參與,是一個充權的程序,一個很好的政治啟蒙行動。」

反送中打壓升級 DSE生記過四次

來到反送中運動,中學生發聲突然變得困難了。截至2020年6月9日,根據警方數字,近9,000名被捕人士中,有3,666人為學生;18歲以下人士有1,609人,佔整體17%,最年輕的只有11歲。今年17歲的七號仔(化名)剛考完DSE,他是學校「反修例關注組」的成員,自去年9月開學至今,曾發動近十次罷課活動。

訪問這天,當鵬鵬、凱撒及梁晃維均只戴口罩時,七號仔卻戴上V煞面具,「去年9月 ,我戴豬嘴返學時俾警察截查及抄牌……我只是一個中學生,我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蒙着面……為了自己的安全。」

今年5月27日,為響應網上的「大三罷」呼籲,考完DSE的七號仔以「收拾個人物品」為由回校,打算在校內罷課,卻與另外30多名常參與罷課的同學一起被學校拒諸門外,包括多名中三至中五的學生,「學校以校服儀容為由不讓我們進入學校,又說我的班房有人用,不讓我進去。」但七號仔強闖進校門後上到自己課室,發現空空如也。最終,他因此被學校記了一個小過,這已是他這學期第四個小過了,「9、10月時我在學校貼文宣,被老師記了三個小過。」

中學生難被煽動 「也是社會持份者」

早前楊潤雄接受央視訪問,指學生年紀細,心智未完全成熟,容易被政治團體及人物煽動。凱撒笑說:「另一個派別的人能否煽動他們?如果煽動到的話,其實很多問題都很容易解決。」梁晃維則覺得,「政府忘記了中學生本身也是社會的持份者。」年紀最細的七號仔則說:「我們自己懂得判斷,我不會因為鄺俊宇說幾句、或者許智峯被捕就上街。」

1997年出生的梁晃維,覺得自己不能說稱得上是被時代選中的孩子,「但我會思考,自己是否有更大責任去令香港這個地方變得更好。」凱撒認為這個責任不能只降在任何一個人的肩膊上,「我覺得,我們不是被時代選中的孩子,是共業。」

鵬鵬曾與同學在校內寫橫額,沒有老師阻止。受訪者提供

鵬鵬又在校內建了一個祭台,讓同學悼念北京學生。受訪者提供

反國教期間,凱撒與林朗彥等人一起絕食罷課。受訪者提供

雨傘運動的罷課行動持續數天,對中學生來說是場政治啟蒙運動。

反送中運動時,七號仔曾與同學結伴前往沙田集會。受訪者提供

記者:黃桂桂
攝影:潘志恆、伍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