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新娘出Post促成黃色婚禮圈

【財經專題】新娘出Post促成黃色婚禮圈

港版國安法生效,龍門冰室立即宣佈退出黃色經濟圈,但亦有店舖無懼被指黃店。早前有新娘出post詳列黃色婚禮shoplist,瞬間獲近兩萬like及數百分享,被點名讚好的小店人氣急升,老闆們接受本報訪問,驚喜過後都是同一句:「做生意唔係靠顏色,質素同服務最重要。」店主憑良知立足,但經營一門生意還需按經濟規律而行,從數十元一份茶餐、到數百元一位火鍋,再到十萬元起跳的婚禮花費,小店所涉的消費金額及規模正在加速驅進。

自稱「黃」師奶的Ming,今年3月決定與男友拉埋天窗,婚禮一切從簡,唯一堅持是盡量幫襯黃店。「我平日幾乎全部幫襯黃店,連買餸都要揀,又會經常出post分享,想鼓勵大家堅持,每日幫襯黃店其實唔難。」

金器酒店最難搞

Ming的婚禮花費最終花近10萬元,當中九成是黃店。婚禮翌日她出post介紹,想不到迴響極大,收到網民海量祝福和查詢,「黃店係足以提供大部份婚禮需要,睇你有冇心去搵,只有三樣嘢比較難搞:金器、餅卡、酒店。金舖通常避免表態,餅卡我建議買光時或重光號的禮券代替,至於酒店最頭痛,我稍後補擺酒都未揀到場地。」

被形容為「西裝界知名黃店」的Mijosu,在小店群中擁有較高知名度,岑子杰亦慕名幫襯。老闆Joe和Kristy兩夫婦創業10年,期間曾經歷雨傘運動,坦言感受不深,直至去年才覺醒,Kristy說:「我以前比較港豬,直至721好大衝擊,我哋住新界,嗰晚完全瞓唔着。」

8月5日第一次在fb宣佈罷工,Joe原意為通知客戶,沒想過是否一種政治表態,「當時未有黃色經濟圈概念,基本上運動對我哋影響唔大,外面遊行我哋照開門做生意,直至疫情出現,生意突然插水式下跌。」限聚令一出,商場人流近乎零,小店惟有聯手自救,「婚紗、戒指、攝影、化妝join埋推出小型婚禮套餐,又keep住做直播增加曝光。」Kristy趁空閒設計新貨,嘗試將男女裝結合,「設計上有多啲新意念,將西裝擺喺女裝度,成個市場都冇,疫情下婚禮以小型證婚多,風格可以輕鬆啲。」結果fb、IG多了女生關注。

然而,真正人數暴升是Ming出post當晚,「fb、IG的like同follower突然數以百計增加,第二朝瞓醒又加多幾十個,嗰刻覺得好神奇,原來一個post有咁大影響力,之後每日keep住有人向我哋查詢價錢,算係吸納到一批新客。」

Carmen的婚紗小店已做到收支平衡。

疫情下力谷網購

原本從事婚紗設計的Carmen,去年初籌備自己婚禮時發覺市面上的婚紗大同小異,於是投資20萬元創業,在觀塘工廈開設婚紗小店Canak Bridal。「去年6月社運剛開始,我正忙於設計、造衫、搵舖,到7月正式開業,這間舖是與社會運動一齊誕生。」期間Carmen曾參與罷工,又發表婚禮界罷接警婚聯署聲明,每次表態後,fb和IG總有小量人數流失,「有客人是警察家屬,我會退款畀佢cut單,我相信努力可以搵返啲生意。」

爆發疫情後生意曾急跌三分一。「試婚紗的booking全部取消,後來有限聚令不能擺酒,外國封城不能飛外地影pre-wedding。」Carmen於是加強網上銷售,力谷自家出品的清頭紗,兩次團購共賣出500多條,總算捱過最艱難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