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爭拗升級 港股7月整固 波幅料2,000點

中美爭拗升級 
港股7月整固 波幅料2,000點

【本報訊】多個政經風險伴隨7月開局,港股或由「七翻身」變「七艱辛」。有分析指,由國安法觸發新一輪中美博弈,及歐美第二波疫情發展,將成為市場的關鍵風險因素;料港股月內波動達兩千點,短期亦要先進入整固格局,下試兩萬四關後,才有望重拾升勢。

股壇流傳「五窮六絕七翻身」,惟港股今年6月「不絕」,累升1,465點,升幅達6.4%,為今年來最佳單月表現。本報翻查近10年恒指數據顯示,「七翻身」應驗比例為七成,但最近兩年的7月均以跌市告終;去年7月份更跌2.7%,頹勢僅次於2015年「大時代」的7月表現。

疫情國安法左右大市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市場除了憂慮環球疫情拖累經濟復蘇步伐,中美關係的變化亦是關鍵;美國總統大選白熱化及港版國安法落實,或令雙方態度轉趨緊張,「若該法例的落實由本土因素升溫至中美大博弈,對投資氣氛影響較大」。

不過溫傑指出,暫未見中美有激烈過招,市場同時有資金「水浸」及中國經濟數據改善的利好因素對沖,料港股短期先於23500至25000點整固。

宏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指出,金價從1,750美元拾級而上,可見資金避險情緒高漲;市場關注外國對香港落實國安法後的取態,料恒指短期要回調至50天線、即約24000點水平。他補充,港股基本面不差,並料美國月內會放水救經濟,認為港股整固後將試上25300點。

風險而言,林稱美國第二波疫情或令解封進度受阻,最近又指中國發現新型豬流感病毒,疫情仍是重大隱憂。另外,現時股市升勢是率先炒起2021年、2022年的經濟復蘇,若有關步伐推遲,又有大行下調對經濟或股市預測,屆時股市會有一波下跌。

至於政治影響,林嘉麒同樣較注視中美關係,「前一輪市場氣氛轉好,係因為放生中興(763)、畀華為參與5G建設;如果特朗普因為選舉調轉槍頭,市場風險大增」;但認為發生此情況機會少於一半。由於市場仍有多個變數,他料港股月內波幅達1,500至2,000點。

騰訊阿里可逢低吸納

中國通海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坦言,港股料變七艱辛,市場對疫情「選擇不理」,但疫情持續會令大市出現變數;特朗普選情反覆或欠佳都有機會拖低港股。他又指人行放水態度不太積極,「市場冇新故仔演繹,資金就繼續炒個股,指數咪唔彈」,料港股整體偏弱,難以企穩25000點。

綜合專家意見,新經濟股仍是大勢,尤其騰訊(700)及股價落後的阿里(9988)可逢低吸納;部份物管股有望8月中期業績前發盈喜,投資者可趁板塊近期回調時率先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