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sir即使身有缺陷,但仍選擇與妻子在人生下半場挑戰自己,故事勵志動人。事實上,香港仍有不少像馮sir一樣缺而不遺憾的生命鬥士,活出屬於自己的精采人生。
人稱高sir的高誌樫12歲時因意外要截肢,但對運動的熱愛未隨他的右手離他而去,反而更積極參加不同運動。他之後入選香港傷殘田徑隊,出戰亞殘運及殘奧,於1980年殘奧贏得100米銀牌及跳遠銅牌。淡出代表隊後,他仍積極活躍於體育界,粗略統計參加過近50項運動。近年高sir積極參與單車、獨木舟、攀石及登山活動,包括攀越喜瑪拉雅山逾6,000米高𥧌、3次由香港划獨木舟往澳門、孤身踩單車環遊歐洲、創下單手划獨木舟最快世界紀錄等。
截肢運動員戴劍平的故事同樣令人動容,11歲時因車禍截去整條右腳,更因治療時注射過多抗生素而失去九成聽力。雖然曾是游泳及划艇隊傷殘港隊代表,又在高sir的鼓勵下挑戰行山、踩單車及獨木舟等戶外活動,但對於失去整條右腿的戴劍平來說,不可能自然地完成跑步動作,令每跑一步都要靠腰力帶動身體前進,相當吃力。不過,痛苦並未阻礙他前進的心,自2004年起戴劍平已不時參與渣馬,充份體現堅持的長跑精神。
「亞洲攀石王」黎志偉在11年遇上車禍,意外令他半身癱瘓,餘生都要在輪椅上度過。當時他只得28歲,正值運動員黃金年齡。一下子從巔𥧌摔落,幸黎志偉成功走出陰霾,轉為擔任攀石教練,又在16年坐輪椅以雙手登獅子山頂峯,故事更被改拍成電影《獅子山上》,以自身經歷激勵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