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擁高GDP 軍費低設備弱

德擁高GDP 軍費低設備弱

美國批評德國軍費不足,亦非全沒道理。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四萬億美元(31萬億港元),為歐洲之首;科技創新成就同樣驕人,然而財力軍力均未用於振興國防,致德軍水平一直落後。

聯邦議院國防事務專員巴特爾斯2019年發表報告,指德軍一大問題是兵力不足。北約2014年於英國威爾斯開會後,德國政府原本訂出徵兵目標,2025年士兵數目要達到198,500人,然而招收人數仍連年下跌,2018年僅收20,000人,數以千計軍人和軍官之位至今仍懸空。

巡防艦未符水準

其二是軍費不足,在威爾斯峯會上,北約各成員國原承諾至2024年撥出國內生產總值(GDP)至少2%作國防;但德國至去年軍費仍只及GDP的1.36%;軍中由護甲、夜視鏡、無線電、運輸直升機,甚至連零件也欠缺,被嘲「有機飛不起」、「有艦出不了海」,影響整體訓練水平和表現。

撥款不夠還要一削再削,不只坦克戰機大減,亦影響軍事研發,蹉跎逾十年的F-125「巴登-符騰堡級」巡防艦,軟硬件多次故障,試航一拖再拖,去年正式下水,但性能未符合當初「在遠洋參與長期行動,招架敵機敵船威脅」的目標。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