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年考第一的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三年曾推出「娥六招」,甚至不惜倒錢落海,硬推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惟一系列土地房屋政策無法解決港人住屋困局,新一期居屋鑽石山啟翔苑平均呎價近萬元;用以打壓發展商「唧牙膏」賣樓的一手樓空置稅更胎死腹中;翻查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樓售價指數,林鄭上任後升了12%。經濟學家批評林鄭房策不合格,最敗筆是單位供應不足下把公私營房屋6:4比例改為7:3,致樓價持續高企。
記者:譚靜雯
特首林鄭月娥視房屋土地政策為重任,任內推出娥六招,包括修改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機制、恒常化綠置居、推港人首置上車盤及開徵空置稅等,但全部遠水不能救近火。
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輪候冊有25.71萬宗申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4年。
硬推6,240億明日大嶼
差估署資料顯示,林鄭上任前,即2017年6月全港私樓售價指數為336.1,其後曾一度滑落,但至去年5月數字回升至任內最高,達396.9。過去一年,林鄭強推送中惡法、武漢肺炎肆虐,她堅拒封關,指數至今年4月雖跌至376,但仍較她上任前升12%。利嘉閣地產研究部網上資料顯示,2017年6月全港50大屋苑平均呎價約13,211元,到今年5月升至14,951元,升幅13%。
為迫令發展商加快推售單位,林鄭宣佈開徵一手樓空置稅,條例草案去年刊憲,限令取得入伙紙滿12個月或以上的一手空置單位,若未有轉售或出租超過183天便須繳付相當於應課差餉租值兩倍的空置稅,約為樓價5%。
不過,草案在她上任三周年前難產,發展商可繼續囤貨。翻查資料,截至今年3月底已取得入伙紙而未出售的一手單位達一萬伙。以長實中半山百億豪宅波老道項目為例,該盤涉115伙,2018年初已取得入伙紙,至今仍未有推售計劃。
林鄭2018年甚至架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無視社會反對,強推1,700公頃、造價達6,240億元的明日大嶼計劃,成為本港史上最貴基建項目。惟事隔兩年,相關工程未能如政府所願,如期在今屆立法會完結前提交財委會審議。
料未來私樓供應減少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稱林鄭月娥房策不合格,「做得好差、只係用埋啲花招幫人上樓,但結果係幫唔到之餘,反令樓價高企不下。」他直言林鄭最敗筆是把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4調整為7:3,「睇到樓價反彈、繼續升……樓市畀佢搞到亂晒大龍。」
他續稱,市場預期未來私樓供應減少,「中長遠(樓價)好難落」,但本港政治環境改變,亦會影響樓市變動,「係移民問題,移民通常都係手上有層樓,如果突然好多人移民,短時間內啲樓掟晒出嚟、多咗供應,會有影響,但如果要靠呢樣嘢(移民)跌,香港其實係幾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