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價低迷之際,美國大量開採頁岩氣的先驅「切爾皮克能源」(Chesapeake Energy)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當地近年提出重組債務的最大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商。分析指油氣價格若維持現時水平,未來兩年或會有逾200間頁岩油氣公司破產。
切爾皮克能源前日入稟德州侯斯頓破產法院,法律文件顯示其資產值162億美元(1,264億港元)而債務多達118億美元(920億港元)。該公司表示已和多位債權人達成債務重組協議,以削債約70億美元(546億港元)為目標,其間會繼續運作,行政總裁勞勒(Doug Lawler)亦指它有重組債務必要。
創全新採天然氣方式
1989年由靈魂人物麥克倫登(Aubrey McClendon)與華特(Tom L. Ward)創辦的切爾皮克能源,以俄克拉何馬城為基地,最初資本僅五萬美元(39萬港元),卻是當時少數會摒棄傳統垂直鑽採油井方式,改用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技術開採頁岩天然氣的公司。切爾皮克能源帶動的新潮流,更令美國本土油氣產量重新增加,最終更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
切爾皮克能源2008年底成為美國第二多產的天然氣生產商,擁有近607萬公頃土地的鑽探權,有西維珍尼亞州那麼大,市場估值更一度超過370億美元(2,886億港元),但公司借巨債過度擴張加上太遲轉型開採更賺錢的頁岩油,卻種下了今日負債纍纍的惡果。
麥克倫登2013年離任切爾皮克能源行政總裁後,為勞勒留下一屁股債,切爾皮克能源當時負債約130億美元(1,014億港元),勞勒惟有變賣公司資產、削減公司開支減債,但他2018年決定讓未轉虧為盈的切爾皮克能源以約40億美元(312億港元)收購德州一間鑽探公司以協助切爾皮克能源轉型為頁岩油生產商,卻為切爾皮克能源埋下破產伏線。
太遲轉型 債台高築
切爾皮克能源為美國油氣業帶來的貢獻,卻同時是它難以生利的原因。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發展成熟的結果是油氣產量大增,油價於是下滑,因此不難見到切爾皮克能源的同行亦深陷財政劣勢,過去五年逾200間產油商申請破產保護。
今年沙地阿拉伯與俄羅斯爆發石油減價戰,以及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導致油價跌至歷史新低,亦足以將切爾皮克能源見血封喉,它今年首季已虧蝕83億美元(647億港元),並早在3月就傳出破產消息。
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