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專題:兩韓聯隊犧牲運動員 體育外交弊多於利 - 蘇威

體育專題:兩韓聯隊犧牲運動員 
體育外交弊多於利 - 蘇威

今年6月25日是韓戰70周年紀念日,南北韓的關係至今仍時好時壞。雖然兩韓曾在2018年平昌冬奧、雅加達亞運組成聯隊,但北韓仍在獨裁統治下,共同主辦亞運、奧運似乎沒甚可能。
文:蘇威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烽火燃燒了3年1個月又2天後停戰,南北韓由於政治分野,發展各走極端;南韓在美國協助下制定了民主憲法,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成為亞洲其中一個經濟、科技及體育強國;至於北韓仍是社會主義國家,但自蘇聯解體以來,因外界援助減少,經濟發展緩慢。多年下來,兩韓繼續外交衝突和軍事對峙,關係時好時壞。兩年前,兩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板門店開會,令人一度憧憬兩韓終將統一。半島局勢今年再度陷入僵局,北韓因為不滿南韓放任脫北者團體向北韓散發傳單,突然炸毀位於北韓境內開城工業區的兩韓聯絡辦公室,更聲稱重新部署兵力。不過,北韓很快再度轉變態度,領導人金正恩於執政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中,決定暫停對南韓採取軍事行動的計劃。

兩韓運動員在平昌冬奧開幕式持寓意統一的半島旗進場。資料圖片

文在寅(綠圈示)與金正恩妹妹金與正(紅圈示)為兩韓女子冰曲聯隊打氣。互聯網

政客手段粉飾太平

北韓喜怒無常,南韓亦沒合併必要,令兩韓統一似乎越來越遙遠,但雙方一直都沒打算完全粉碎這個好像很幸福很和平的願景。其實在體育世界,兩韓早在91年已「統一」,首次合組聯隊出征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結果在女子團體賽決賽擊敗由名將鄧亞萍領銜的中國,勇奪金牌。那年北韓由金日成領導,如今換上孫兒金正恩,同樣用體育外交向全世界示好。18年南韓在平昌主辦冬奧,兩韓便達成協議組成一支女子冰上曲棍球隊;在開幕禮,兩韓選手共同舉起白藍色半島旗,伴着民歌《阿里郎》入場。南韓總統文在寅當時表示:「在北韓參加、兩韓組隊下,許多人認為擁有一個和平的奧運是不可能的夢想。」同年亞運會,兩韓的合作更進一步,合共出戰三個項目,包括籃球、輕艇及划艇,拿下1金1銀2銅。

北韓女子啦啦隊在平昌冬奧落力打氣,打造親切形象。資料圖片

北韓在金正恩領導下曾進行多次核試,向南韓作出挑釁。資料圖片

七成人批騎劫體育

兩韓組隊成為體壇甚至世界一時佳話,令北韓能展示出久違了的親切感,緩解近年來因核武而越發緊張的半島局勢。不過,不少人都認為兩韓用政治騎劫了體育,據韓國電視台SBS的民意調查,有超過70%民眾反對合組聯隊。乒乓球前世界冠軍、前南韓教練李艾莉薩曾就為冬奧發聲:「全世界的注意力都放在女子冰曲兩韓聯隊,並非出色的運動員,我認為這樣有點奇怪。」注意力或許太虛無,運動員的入場券則真真切切。兩韓組隊意味有部份南韓運動員需把位置讓予北韓運動員,四年來努力付諸流水,不因實力只因政治。平昌冬奧就傳出有不少南韓運動員對於兩韓組隊非常憤怒,認為國家為博取「眼球」,沒顧及運動員感受,令他們成為政治利益下的犧牲品。

南接濟北拖垮成績

如果用成績去看兩韓聯隊,南韓就像是要接濟北韓。以冬奧女子冰曲為例,南韓的世界排名一直比北韓高,14至18年執教南韓女子冰曲、於平昌冬奧帶領兩韓聯隊的莎拉梅禮承認,加入北韓運動員是個非常突然的決定:「我初時對組隊很抗拒,因這代表我要放棄三名隊員,而且冒上破壞陣中化學作用的風險,畢竟原本的隊員已相處很久。」亞運方面,南韓在14年分別在女子5人籃球、男子輕量級4人單槳划艇取得金牌、第4位,但四年後以兩韓聯隊出戰,成績都退步了,只能拿下銀牌、第六位。

雖然很難證實南韓運動員被質素較低的北韓運動員拖垮,但至少兩國運動員原本用上完全不同的訓練方法,合作確有難度。正因如此,兩韓至今都只會在青年賽、女子賽合作,或參加重要性、受注目度、奪牌機會低的項目,算是盡量不影響自家運動員。如冬奧的女子冰曲,要不是南韓是東道主,以他們的成績根本不能出戰;至於亞運的龍舟、划艇,很多賽事都是南韓、北韓上屆沒有參戰。

合辦奧運南柯一夢

如果兩韓的關係再度好轉,相信體育外交仍會繼續。事實上,兩韓去年已宣佈,於現已押後至21年的東京奧運,在女子籃球、女子冰球、柔道、划艇這四個項目再度組隊。兩國更有一個遠大願景:共同申辦32年奧運,主要對手有澳洲昆士蘭、印尼雅加達、土耳其伊斯坦堡;不過就算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表態支持兩韓合辦,恐怕也難以成事。首先世界人權組織肯定反對北韓利用體育賽事洗底,國防論壇基金會主席、人權分子舒荷迪批評兩韓合辦奧運是荒謬且不道德的的想法:「建議兩國一起主辦,等於無視北韓人民每天所受的暴行,更會削弱南韓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地位。」其次,北韓亦未必能嚴格遵守世界反禁藥組織(WADA)的守則。

北韓相信也難接受有成千上萬的外來者湧入,特別是當中包括他們眼中的敵人如美國等西方國家。北韓對於自己的領土仍採取對外封鎖的政策,男足去年10月於世盃外鬥南韓,為兩隊史上僅第二次在平壤對陣。北韓不容這場比賽有電視直播、有客軍球迷及外國記者,而且當地網絡非常不理想,令南韓一行人在這3天2夜幾近跟外界完全隔絕,更有足總人士以「噩夢」形容此次平壤行。如連一支南韓隊也需北韓這樣有警戒心及大費周章,他們更難以容得下約14,000名運動員,以及更多的觀眾及工作人員。

88年漢城奧運,蘇聯、美國不再抵制,代表冷戰終結,南韓政客自然希望在體壇中找到另一次,為自己撈取政治本錢。統一對兩韓來說,如今似乎是手段多於夢想。以北韓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以金正恩這樣一個獨裁者,就算他今天達成甚麼聲明,說50年不變,明天也可「彈弓手」。兩韓關係已不能用這些體育賽事及組隊解決,南韓政客不停拋出橄欖枝,只會被北韓利用作政治宣傳,苦了無辜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