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體操精英Oscar挑機 66歲半風火輪阿伯掙扎

【港情講趣】體操精英Oscar挑機 66歲半風火輪阿伯掙扎

【港情講趣】
炎炎夏日,在天秀路公園,擁有42吋胸肌的鄭叔不怕曬,選擇赤膊做運動,他如常地在單槓上做出360度大回環動作,恍如風火輪轉動,成為眾人的焦點。想不到他力氣大,年紀也大,「我今年已66歲半了,玩了街頭健身數十年。所謂『生命始於運動』,就是意志和『掙扎』的信念令我一直堅持下去。」結果練成一身好「武功」,成為區內有名的健身高手。

滿身肌肉的鄭叔,街坊叫他「風火輪阿伯」、「勁叔」,倒立或一字馬對他來說是「碎料」,高難度動作如「人旗」,即兩手握着直柱,將身體離地凌空90度,以及李小龍發明的「龍旗」,即人旗動作但屈起其中一隻腳,於他而言亦只是基本動作,「日日鍛煉,有肌肉就不難做到了!」他笑說。

至今仍未退休的鄭叔,正職是裝修電工,每天放工後到樓下的天秀路公園做運動、騷肌肉是指定動作,「小時候身體不是太好,13、14歲已經開始做運動,起初是跑步、游水。」但好動又貪玩的他,想找找新意思,「看到電視上的體操運動員,便想自己應該可做到那些動作,結果一試又真的做到,很有滿足感。沒有單槓便用竹搭在樹椏上玩,現時開工看到竹棚都會技癢,趁小休去做人旗呢!」

鄭叔最初受電影啟發而自學風火輪動作,高峯期能連續轉32圈。

樹皮吸手汗防滑 最高紀錄轉32圈

談到絕招的單槓大回環,鄭叔說最高紀錄能轉32圈,相當驚人,一般人自轉32圈都頭暈,但他做完大回環後仍能氣定神閒,「那時60歲,街坊邊打氣邊替我數32圈,完成當刻很滿足!」他學這門絕招,原來是因為一套電影,「年輕時看到一套電影,當中有個軍人在單槓上做大回環旋轉,便啟發我做風火輪。」

一般體操運動員做此動作時,須有厚墊及雙手刷上防滑粉等安全措施,但對鄭叔而言,公園設有的基本硬墊已有足夠保護,雙手防滑竟然是靠樹皮。他會將雙手的汗水擦到樹皮上,再磨擦一會,至於是哪種樹木,似乎是憑心情而定,「那是憑感覺嘛!樹皮像是會吸汗,雙手擦了後果然不滑了!」

至於圈數多寡,他指是日子有功,「最緊要腰、臂發力帶動,想轉多幾個圈便練多幾次啦!」只見他「唏」的大叫一聲便握着單槓提起整個人在槓上,之後向後拋開、再搖擺向前,便如車輪運轉般回轉。但年紀大了,現時他最多只能轉10至20圈。由於率性而行,他也曾經因健身受傷,「年輕時貪玩沒想太多,用竹做的單槓突然斷了,整個人從高處墜下,摔到手腕。太太也常叫我別做太劇烈的運動,怕我年紀大。」

年月的增長並沒有令鄭叔退出健身界,他的堅持早年更吸引到一班年輕人跟他一起健身,一同組成街頭健身學校Barkids,最高峯有近百人一起運動,其中之一是由奀仔練成大隻仔,剛考完公開試的阿浩。「我看到叔叔練風火輪,覺得厲害便想跟他一起健身。中一時我只有25公斤,堅持健身六年,現在成為一個65公斤、充滿肌肉的人。」他邊自信展現胸肌、六塊腹肌邊笑說。

不設時間鬥轉 「輸得心服口服」

我們邀請了《全民造星II》的季軍,跳舞高手李祉均(Oscar)來挑機。找跳舞高手來挑機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情今年24歲、手瓜起腱的Oscar由3歲起學體操,曾被挑選加入香港體操精英隊,有十多年體操底子。「當我看到鄭叔做風火輪,我想起以前玩體操,因為這個動作是以前學界比賽的一個指定動作,是玩單槓時必須學會,我當年都學了幾個月。」Oscar特別佩服鄭叔的自學精神,「就算是有教練的情況都要幾個月才學會。當中最難是要帶動身體到單槓上面,除了有力度,還要協調的能力,背部和膊頭的力量需求比較大。」他又補充沒有體操底子的人去學習這個動作,最大難度是不能掌握力量,變了只在搖擺而不能做出大回環。

比拼的方式不設限時,看看誰能轉得較多圈數。「我很興奮亦很期待,但看鄭叔一身肌肉,自己都不敢輕敵。」 Oscar賽前說。「其實大家來玩,一同開心。別說誰勝誰負,因為最後都是單槓贏。」鄭叔豪邁地說。

結果最終由鄭叔以20圈勝出,他共用了1分30秒;而Oscar則用了1分17秒,轉出8圈的成績。兩人在比拼後握手,「叔叔,我輸得心服口服。高手根本就在民間!」 Oscar笑說,鄭叔則指運動場上沒輸贏,年輕人有的是青春本錢,「後生是不會輸的!要掙扎!保持幹勁!」鄭叔有中氣地說。

曾是香港體操精英隊代表的《全民造星II》季軍Oscar,來挑戰鄭叔的風火輪動作。

多年的街頭健身經驗為鄭叔帶來一身肌肉,單手掌上壓只是「碎料」。

鄭叔指天生筋骨並不柔軟,日日拉筋鍛煉下,一字馬等動作亦輕鬆做到。

高難度動作如「人旗」,於鄭叔而言只是基本動作。

天天玩單槓除了為鄭叔帶來肌肉和掌聲,更為雙手帶來厚繭。

Oscar認為這動作最難是要帶動身體到單槓上,除了有力度,還需精準的時間管理。

不少街坊跟鄭叔一起街頭健身,曾是「奀仔」的阿浩(右二)經一番努力練成大隻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