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滑板的不滅傳奇Z-Boys - 喬靖夫

MONDAY:滑板的不滅傳奇Z-Boys - 喬靖夫

一種運動文化的誕生與興盛,背後往往有很多天時地利人和元素奇妙配合,在某時某地爆發,燃點成為無人預知的大潮流,這個過程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最近我重看了一部非常喜歡的紀錄片《Dogtown and Z-Boys》,內容是講述現代滑板運動與文化的誕生,極是精采。

所謂「Dogtown」其實是洛杉磯西海岸威尼斯灘一帶的暱稱,50年代曾是興旺的海濱主題公園,但迅速破敗並衰落為貧民區,當地漸漸培養出一個極端的滑浪族群,其中以Zephyr滑浪隊為代表,簡稱「Z-Boys」,以尋求刺激極限為宗旨,海中無浪時就在陸上以滑板為代替品。

滑板最初在60年代出現,曾經短暫流行過一陣就「死亡」,但到了70年代初又復活,全因為科技上的進步,出現了石油副產品聚氨酯製造的滑輪,遠比以前金屬或陶製輪更咬地和吸震。突然之間,在混凝土地上踩滑板,也能夠做出有如滑浪的急激轉彎和花式,而「Z-Boys」亦乘着這個契機組成滑板隊。他們的激進風格,配上這個新武器簡直如魚得水,在新興的滑板比賽中造成震撼衝擊,加上他們本身就孕育在濃厚街頭文化中,成員的形象鮮明突出,加上在雜誌專訪推動下,一夜間成了搖滾歌星般的名人,帶動起整個滑板狂熱潮流。

另一有趣的巧合,是當時洛杉磯出現水荒,很多家居游泳池都「乾塘」,「Z-Boys」專找無人看顧的乾涸泳池作滑板場,在光滑的碗型池壁上,紛紛發明出各種新技術和花式,騰空技巧也在這時候誕生,而泳池亦是後來滑板場的設計概念雛形之一。

「Z-Boys」眾人本來只為單純的熱情而踩板,暴得大名後各自被商業品牌爭奪羅致,團隊很快就解散了;但他們帶來的衝擊,已然奠定滑板運動的未來基礎,而這個名字亦成為永遠的傳奇。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