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富大埔與佳聯元朗2支地區球隊決定棄戰20/21球季港超聯,對持續低迷的香港超級足球聯賽無疑是雪上加霜,除數十名球員可能淪為失業大軍,事件也反映政府體育政策何等「堅離地」。區隊是各區議會配合政府政策衍生出來,但政府每年撥款及提供場地作訓練便了事,完全未有相關政策協助正參加港超班費需達千萬的地區球會,而僅存港超區隊冠忠南區主席陳文俊指政府與港超區隊的發展存在明顯落差,如有關方面仍不盡快檢視對區隊政策,區隊將消失於港超。
民政局於2002年落實推行地區球會,撥款資助18區的區議會成立地區球隊參加足總丙組(地區)聯賽,過去十多季先後有大埔、沙田、深水埗、屯門、南區、黃大仙及元朗等區隊在本地職業聯賽,即以往的甲組聯賽,到現在的港超角逐,這些區隊獲政府每季百多萬元資助用於教練及行政費,其餘要靠贊助商或熱心人士贊助,可是每季動輒要自掏數百至千萬元,贊助商參與2、3季便打退堂鼓,故區隊常出現轉贊助或前途不明的消息。
「只剩南區點算?」
領大埔從丙組升上港超的大埔足球會秘書長陳平坦言,在香港營運職業隊極困難,對球隊由冠軍變為爛尾隊,最後退賽感無奈:「大埔參加本地頂級聯賽多季,贏過幾個錦標,包括上季港超,只是香港搞職業足球確實好困難,獲支援有限,加上疫情,贊助商未能如常在財政上支持球隊營運,只好選擇退出,對區隊來說,轉搞業餘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南區主席陳文俊獲悉大埔及元朗齊退賽後,在社交平台貼文﹕「只剩南區點算?」南區是其中一個於02年聽從政府政策組隊參加足總聯賽的地區球會,他現在回想當初聽從民政事務局及足總建議,原意是好事,當時相信政府也未想得如此長遠。他說:「大埔慢慢由地區打到上甲組,但地區隊到本地頂級聯賽大多無以為繼,說到底是錢的問題。推動地區政策本身是好,個別區隊如大埔、南區及元朗等是長進的區隊,由丙組打到甲組,但業餘與職業有很大鴻溝,這是事實,重點是區隊是政府政策產物,政府只給一筆為數不多的資助,就不理會球隊運作,區隊上到職業(港超)便要自行想辦法,這態度感覺不應該。」
政府年資助僅165萬
他指出營運一隊港超隊,每季班費保守也要800萬,其餘港超隊一年花幾千萬的也不少,政府每年給超聯區隊資助為165萬,佔區隊班費不足20%,球會負責人便要想方法每年找千萬贊助。「如港超冠軍大埔不是財政出問題,怎會第二季要散班呢。這是問題,政府需要深思,透過區議會搞地區足球,每區派一隊參加,其實想怎樣?」
南區是比較幸運的區隊,重返頂級聯賽後獲冠忠巴士長期贊助,只是並非每支區隊也有如此投入的贊助商支持。「如政府想區議會組隊純凝聚地區,令年輕人有個平台參與足球,南區支持,同時要通知18區區議會自己搞業餘聯賽。區隊在職業聯賽出現困難,政府不能逃避,大家清晰點,政府想區隊怎樣走?如想繼續有區隊在最高級別的職業聯賽角逐,便要透過資源互動改善營運,只是政府態度與區隊有落差,落差到像神女有心,襄王無夢,這個落差是很大。」
體育政策「堅離地」
港超區隊過往曾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及提出協助區隊增加收入,政府回應是不能只顧區隊,要顧及其他球會感受的標準答案。「我們提議成立區隊配對基金,區隊物色到100萬元,基金亦出同樣數字,又或成立區隊管理局,贊助企業或贊助人每年贊助,以提升投放資源的公司及人士社會地位及認受性,可是政府指政策不應傾向區隊,個人覺得不應詭辯。搞足球可獲扣稅優惠政策,聽了好多年,如有,相信會有幫助,但就一直未有實行。」陳主席反問政府各高官,區隊是政府政策,由區議會撥款資助,現在大埔及元朗兩支區隊退出,政府是否起碼要與球隊持份者研究,是否不鼓勵區隊參加職業,要參加便自行評估?
到底區隊何去何從?陳文俊表示要看政府取態,政府如想認真解決,重新訂定區隊新政策,如不正視問題,假以時日各區隊將消失,區隊將來或變成俱樂部,每年領區議會幾十萬資助,又有場地,讓市民玩業餘足球,但這是否政府想見到的情況?「現在的情況是政府不獎勵長進學生,反似是逼好學生玩業餘,這對熱心搞區隊的人是有多少尊重呢。」
堅sir撐區隊有價值
東方龍獅總監兼主教練李志堅曾任教深水埗及大埔兩支區隊,他認為設立區隊在推廣足球普及化上沒有問題,只是大家對此有過份期望,他說:「香港情況不能與外國比較,而疫情下經濟好差,下季10隊有2支區隊退出,比率已不算高。區議會每年有百多萬撥款,如放在職業隊,當然不足夠,而香港職業足球無論區隊或其他球會沒有大分別,同樣要靠大贊助商支持,搞區隊的,要思考如何利用地區力量轉化其他方面。生意人搞足球不是只談投資,還有其他,如出名也是回報,這要各方面配合。」
贊助商指大埔違約
港超地區球會和富大埔因今季贊助商宏大環球未能維持球會正常運作,且拖欠球員薪酬,除決定棄戰今季港超餘下賽事及亞協盃,還退出下季港超,而宏大環球周日發聲明,反指大埔擅自退賽,涉嫌違約,保留追究權利。宏大在聲明中指,港超因疫情先閉門繼而延期作賽,集團未能藉贊助大埔而達宣傳及推廣效果,雙方協議不能達成,而大埔稱宏大違約並不成立;大埔在5月29日未得贊助商同意,單方面決定退出港超及亞協盃,違反簽署贊助合約,故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聲明還指球員由大埔聘請,作為僱主向球員發薪,責無旁貸,而大埔擅自退賽,根本性影響宏大贊助球隊原意,而宏大指疫情肆虐期間不斷主動與大埔商討處理餘下賽季,希望透過協商解決職球員生計,並繼續贊助大埔完成今季賽事,其間兩次通知大埔繼續贊助。
宏大強調是香港公司,稱有人惡意發放不正確訊息指是中國贊助商,因此造成損失。另外,宏大又指大埔收取首期200萬港元贊助費後,未有存入球會銀行賬戶,請大埔盡快說明,以釋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