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前天宣佈制裁損害香港高度自治的中國現任和前任官員,對他們實施入境簽證限制,被指對北京阻嚇作用不大。不過,據分析和官員所言,這只是特朗普政府的第一擊,其他制裁和懲罰措施將陸續有來。
傳人數暫定10人以下
蓬佩奧在宣佈制裁的聲明,未有公開被制裁官員名單。國務院發言人拒披露有多少人被制裁,以及他們是否全被禁止入境美國,只說被制裁人士「申請簽證時,會按簽證限制政策衡量是否合資格,可能被拒發簽證」,而他們的家人亦會被禁入境。彭博社專欄作家萊克(Eli Lake)則指,有國務院官員透露制裁目標是「單位數」。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亞洲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簽證限制只屬象徵式,不公開制裁名單亦減弱了衝擊力。有份提出《香港自治法》法案的民主黨參議員范赫倫(Chris Van Hollen)亦指,「簽證限制絕不足以阻止中國繼續打壓香港自由」,政府必須追加制裁,並令《香港自治法》盡快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5月29日的講話,表示會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以及取消香港所享有的特殊待遇。
根據去年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對官員的制裁除了簽證限制,亦可凍結他們在美資產。另外,早前已經獲參議院通過的《香港自治法案》,則可加上制裁與他們有業務往來的銀行。
助卿:撤特殊待遇程序已展開
萊克引述主管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史迪威(David Stilwell)指,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的程序已展開,但由於涉及多個部門,官僚程序需時。萊克指特朗普雖然善變,但蓬佩奧一直對華全方位進擊,上周推出資助盟國禁止華為參建5G網絡,並對中國官媒增加限制,國務院亦開始積極在國際組織抗衡中國。但史迪威承認,對中國最大阻嚇,未必是美國措施:「中國所受到最有破壞性後果,是國際商界對香港法治失去信心。」
法新社/彭博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