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治療師工會播民主種子 狼逼羊反 繪本向童說抗爭

言語治療師工會播民主種子 
狼逼羊反 繪本向童說抗爭

從前,有一群羊過着安穩平淡的生活。一天,牧羊人突然離開,隔鄰的狼村差派大灰狼去管治羊群。從此,羊群不再自由,原來的語言和生活習慣也逐漸改變。後來,大灰狼更宣佈「狼羊規矩」,讓狼群可以隨意進入羊村獵食羊群,羊群開始起而抗爭,卻遭狼群以暴制亂……
記者:陳芷昕

這個香港人都會覺得似曾相識的故事,出自《羊村守衛者》兒童繪本,由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創作,幫助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以故事向小朋友解釋香港過去一年的風風火火,並為這一段尚未完結的血汗史留下紀錄。

【繪本節錄】

校園受壓避談政治

有份創作故事的工會理事Melody因工作時常接觸到小學生,發現他們大多對反送中運動的來龍去脈一知半解,「試過我上小組,有小朋友走過嚟細細聲同我講:『姑娘,我識呢句,香港人加油!』然後另一個就跟住話:『我識嗰句仲勁呀!』跟住大家鬥嗌口號,但其實佢哋唔明口號背後講咩」。

Melody認為,小朋友即使從家人、新聞報道和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有關運動資訊,但教育工作者在白色恐怖下多數避談政治,父母也無從入手,令小朋友難準確全面了解,「有時未必關藍黃事,係因為睇live有好多粗口同打鬥場面,所以家長唔畀小朋友睇新聞。有個case係媽媽發現佢偷偷哋睇,就禁止佢用手機」。

因常要自行設計教材,她想到可運用一貫專業,以繪本幫助小朋友梳理過去一年運動的起承轉合,也順便為這段歷史留下註腳。搜集資料期間,她發現台灣和加泰羅尼亞等地有不少與公民教育和政治議題相關的兒童繪本,傳遞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但在香港卻遍尋不獲,「香港出版又俾三中商壟斷,我哋自己版本嘅國民教育係真係冇咩coverage」。於是4月時,工會眾理事決定在快將踏入抗爭一周年之際,創作反送中主題的兒童繪本。

工會鎖定幼稚園至初小學生為讀者群,「13歲都已經做緊記者」。為讓這群年幼讀者藉繪本了解運動前因、經過、結果,眾理事參考了不少台灣繪本,如《多多愛唱歌》中講述一隻被送到綠島後禁止唱的熊,仍堅持繼續高歌。他們也決定在繪本中以動物表達善惡分明的概念:「對幼稚園學生嚟講,要佢哋理解警暴係有啲難。所以故事入面香港人係羊,警察係狼,咁會比較易明。」

但過去一年發生的種種,豈能以三言兩語表達?工會構想故事時,也為該說多少、多深入苦思細慮,最後為免資訊過於龐雜,令小朋友難以消化,他們決定剔除7.21、8.31等重大事件。故事概括講述整個運動的來龍去脈,由狼村、羊村分治為起點,比喻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一國兩制正式落實,「要講返成個背景,最根源就係因為我哋覺得俾人入侵咗自己嘅族群」。

隨着羊群反抗,狼群不惜以狼牙和利爪攻擊,更擲出臭氣彈,羊群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後一頁沒有大團圓結局,只留下一句疑問:「如果你係羊,你會唔會勇敢繼續守衞家園呢?」理事Lorie不期望小朋友看完繪本會「叮」一聲明白反送中的意義,只希望能成功播下種子:「等佢哋諗吓將來嘅香港係咪一個有狼嘅香港呢?假以時日佢哋會明白人生來應有民主自由,我哋係爭取本來屬於我哋嘅嘢。」

孩子思考捍衞家園

繪本設計完成後,由於資金有限,工會原只打算作教學題材與教育界同工分享,並推出電子版免費下載,後來獲印刷商提供優惠價大量印製,現時已加印至3,000本,在多間黃店免費派發。繪本6月正式面世以來,家長反應熱烈,向工會反映小朋友很喜歡故事內容,「有屋企背景比較黃嘅小朋友聽故事時,會叫『香港人反抗!』」也有在小學授課時以繪本為教材的言語治療師反映,最後問及羊群應如何自處時,學生不論家庭背景黃藍,大都堅持要繼續守衞家園,「有啲話會搵人幫手,有啲話佢會打過,再問佢:『如果你會受傷、甚至冇咗條命你都會去?』佢話係㗎。」工會認為,即使小朋友未必在聽故事時直接聯想到反送中運動,但他們大多能理解和認同羊群反抗的原因。

教育局連月來的打壓,中、小學都避免與學生觸及敏感話題。Lorie透露,工會曾收到幾位會員反映,他們任教的學校管理層表明員工不可在授課時使用這繪本,以免將政治帶入校園。但Melody和眾理事不怕打壓,身為教育工作者,她們只堅持做好本份:「好似要小學生作文講一次傷心嘅經歷,咁可能佢嘅經歷就係喺街頭見到人俾人打、有催淚彈,如果佢身處緊嘅根本唔係一個咁美好嘅世界,咁喺揀教材時點抽離現實?小朋友係一張白紙,我哋唔係話要灌輸佢哋啲咩,亦唔係逼佢哋要偏向邊一面,純粹係兩邊都要畀佢睇,因為對家嘅資訊實在太過壟斷。」隨着國歌法、國安法一一殺到,她們只好加快步伐深耕細作:「我哋呢邊都需要推我哋嘅國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