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發福了 - 李純恩

屈原發福了 - 李純恩

端午節一早,手機叮叮咚咚響。這已是現代慣例,但凡有個什麼節日,就有朋友發短信問候,都是電子卡,幾乎千篇一律。稍有不同的地方,便是往常節日,個個都說「節日快樂」,而端午節則改為「端午安康」,無他,因為傳統認為農曆五月為百蟲滋生之月,眾毒俱出,五月初五端午又是陽氣最旺盛之日,趨毒避邪正當時,便也成了避邪的節日,習俗要在家掛菖蒲、艾草驅蟲避瘟疫,江南鄉下還要喝雄黃酒。內蒙古有個說法,說端午節到鳴沙山曬一曬背,身體一年不會痠痛,於是這天許多人就跑去鳴沙山和月牙泉邊曬背了。

今年瘟疫肆虐,一說避邪似乎特別敏感,一聲「安康」也令人心中慰貼。於是你也「安康」他也「安康」,雖千篇一律,倒也不惹人厭。

端午節也有許多人傳屈原的圖畫,中國傳統畫裏的屈原都清瘦苦楚,似乎不這樣便顯不出他憂國憂民的「愛國氣質」,所以你總是見到屈原站在江邊蘆葦畔,衣袂飄飄,天蒼地茫,一副苦相。屈原究竟生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但想想他在汨羅江底吃了兩千多年糭子,碳水化合物吸收得比誰都多,人也必定發胖。反正閒着也是閒着,便備紙備水備墨,畫了一個坐在汨羅江底的胖子屈原,肥頭耷耳,大腹便便,看着江面如雨而下的糭子,開懷而笑。相信沒什麼人見過這樣的屈原,但其實也沒人見過苦着臉的屈原對不?愛國詩人;雖然很苦,但也是會笑會發胖的,年年收那麼多糭子,你真以為都是魚蝦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