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放寬外資 中共拒解禁文化教育產業

局部放寬外資 中共拒解禁文化教育產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及中國商務部兩部門周二(23日)發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在金融上放寬了對外資的限制,但仍禁止外資進入文化、新聞、法律、教育機構及宗教等領域。曾採訪「低端人口」被捕的中國藝術家華湧向本報表示,中共靠長期洗腦及封鎖消息維持專制統治,他們是害怕真相一旦暴露,根基會被瓦解。

「怕暴露真相瓦解根基」

最新負面清單由以往40條,減至現版本的33條,放寬了外資投資的範圍。惟這些放寬大多限於金融業及製造業,如取消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在製造業上開放商用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農業領域則由小麥新品種選育和種子生產須由中方控股,放寬為中方股比不低於34%。不過,中國負面清單在新聞傳播、教育及法律等思想文化上可謂寸步不讓,仍禁止外商投資新聞出版及傳播媒體,所有社科機構及調查同樣不准外資涉及,更遑論更敏感的宗教辦學機構及法律事務。

華湧分析指,開放金融是被美國打壓後的無奈之舉,讓利益給國外資本,以免繼續被打壓。他又指,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已是「權貴的白手套」:「他們甚麼錢都要賺,但這個暴政的根本利益是權力一定掌握在手裏。」因此中國是不敢自由地開放新聞、文化、思想、法律、教育等領域。他解釋,中國70年來都是依靠長期洗腦、全面洗腦及封鎖消息維持專制統治。他表示:「(中共)怕真相一旦暴露出現,他們的根基就會被瓦解了。」他強調外國必須覺醒:「跟中共是沒法談利益,只能不斷加大壓力痛打他們,後面的領域開放也不是問題,中共暴政解體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辦法。」
中國商務部/《蘋果》記者

新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仍嚴限外資投資範圍;圖為上海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