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衝突後,印度政府日前放風,稱計劃對中國和其他地區約300種產品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提高進口關稅,以發展本國製造業「自力更生運動」。但商界認為,印度依賴中國進口,要抵制中國商品困難,當中汽車和製藥業更難。
擬增關稅助製造業發展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主席Sharad Kumar Saraf說:「鑑於近期與中國衝突,我們支持政府讓印度自力更生主張,但也應記住我們在很多關鍵原材料依賴中國。」他指若禁止或抵制所有中國產品,會傷害印度製造商。路透社報道,印度政府正考慮提高160至200種產品進口關稅,並對另外100種產品實施非關稅壁壘,如要求更嚴格的質量檢查。有官員透露,這樣做是要阻止導致印度產品失去競爭力的非必要低質產品進口。截至去年3月的財政年度,印度對華逆差達535億美元(約4,146億港元),再創歷史新高。
行業數據顯示,印度電子元件和藥品成份等依賴中國。印度最大汽車製造商馬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董事長巴爾加瓦表示:「我們進口汽車不是因我們喜歡,而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根據印度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數據,去年逾四分一汽車零件來自中國。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