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步入「後一國兩制」時代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 陳家洛

香港步入「後一國兩制」時代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 陳家洛

因為一黨專政,所謂「國安」,其實是「黨安」。共產政權為了面子、權力和利益,要全面控制香港,一國兩制何止變形走樣,香港已步入「後一國兩制」時代。

這幾天,中共在深圳和西環安排了一連串座談,新聞每日就追訪一眾入幕之賓,由他們代替北京放話。有管轄權的北京政府話事,無管轄權的特區政府就盲撐。賣相最差的應算是完全被架空的林鄭月娥政府、行政會議及立法會內的舉手機器。在港澳辦和中聯辦的領導下,這幫白吃糧的政客只能厚着臉皮死頂。而早享英籍的林鄭一家,竟然在網絡世界用英語諷刺外國政府擬給港人居留權、「救生艇」是偽善花言巧語。葬送香港的罪魁禍首,用這個方式來炫耀自己一家又食又拎的成功,可謂幫香港的管治立下了無能無恥便無敵的榜樣。

即使香港被極權統治的鐵蹄壓着,施暴者病態地還想我們心存僥倖地以為情況不算最壞,於是加入一句「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香港居民享有的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頭腦清醒的人一看就知道,中共為了敷衍國際輿論的批評,用這做擋箭牌。不過,狼牙棒加了點裝飾,它還是狼牙棒吧!

威逼利誘令抗爭個體化

所謂立法,要看條文細節,哪管是全長6章66條還是7章77條,但北京就是一直秘密進行,要先斬後奏,毫不尊重最受影響的香港人。北京要在香港強行植入中共的「法律是政治鬥爭的武器」的一套,搞出個不要受《基本法》和本地司法制度約束的「特務系統」,製造出司法制度黑洞,製造人人自危的恐懼氣氛。請不要忘記,北京隨時隨地可以修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政權失去了說服力,唯有靠威逼利誘令抗爭「個體化」,寄望只剩下零星聲無力的吶喊。按着政權的劇本,香港只能支持擁護,不容異議,最好全情投入地護旗唱歌跳廣場舞,接下來就要習慣政權不斷漂移的紅線,甚麼都效忠一番。因為害怕惹上麻煩而妥協的人,進入「平行時空」,對人講人話、對鬼講鬼話,期望換來一點苟且偷生的空間,其實自欺欺人。

反過來說,獨裁政權最不想見到的,就是香港一代又一代的有更多人拒絕這種請君入甕、同流合污的陷阱,我們更不以受害人身份來推卸對香港的責任。捷克的思想家Jan Patocka, 在〈抵抗不公義的責任(On the duty to resist injustice)〉一文中,鏗鏘有力的點出:"No society, no matter how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can function without a moral basis, a conviction, which is not a matter of opportunity, circumstances or anticipated benefits. However, morality is not here for the society to function, but simply because it makes a human being human."

在不公義的制度下無權無勢者受壓迫的遭遇,凸顯人格和尊嚴,成為黑暗夜空中的引路使者。香港情況惡劣,而且未來只會更惡劣。可是打擊面失控擴大,反而為民間社會創造出新的議題和整合空間,而且每一次打壓,香港主體意識就會演化下去,也從始不受一國兩制束縛羈絆。

陳家洛
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