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在6月19日宣佈改革大學學費結構,可能創下全球先河。教育部宣佈以後各大學學位的資助額將以職業「前景」而定,攻讀容易找到工作的學科,大學可減少學費,攻讀難找工作,幾乎畢業即失業的學生要多交學費。
教育部長Tehan說:「我們需要更多教師、更多心理專家、更多醫護人員、更多工程師、更多臨床心理學家,這些學科的學費可以調低。至於攻讀文科、人文科學、商科、法律的學生,需要增加學費。」
在大學攻讀學位,所費不菲,澳洲以公立大學為主,政府對大學有資助,故此學費不算太高,也有學生貸款,學生畢業後還債。一直以來,學生無論攻讀文理科,學費都無大分別,但以後澳洲政府提出大改革,人文學科如藝術、文學、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哲學、歷史等,學費增加一倍多,由6684(澳元)增加至14500元;法律及商科學位學費由11155元增至14500元;至於教育、護理、臨床心理學、英文、語言、數學、農業等學位,則削減46%至62%,平均只收3700元;理科、衞生醫學、建築、環保、IT、工程等學位,學費減20%至7700元。
輕人文,重科學,原是威權國家的教育宗旨,威權國家知得最清楚,壞鬼書生多壞腦,懂得思想太多,是國家安全的威脅。馬克斯與恩格斯在大學主修法律、哲學、經濟;列寧攻讀法律;毛澤東沒上大學,專讀中國綫裝書,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滾瓜爛熟;還有史太林曾在神學院讀書,懂寫詩,愛好文學作品。20世紀初至今把世界搞得陀陀擰的,就是馬恩列史毛五人的思想、行為和活動。列寧和毛澤東,如以今日港版國安法的草案說明為例,都曾犯上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4類罪行。史太林與毛澤東掌大權後,都喜歡批鬥折磨人文科學知識分子,偏愛工程師、科學家的實用價值。
澳洲不是威權國家,今日以經濟學的price differentiation理念來改革大學學科,學費着眼點是職業實用價值,讀書為搵銀。諷刺的是,此舉也帶有列史毛歧視文科人才的意味!潮流時興新經濟,新經濟要求求職者有創意、批判性思維、創新和找出問題所在的能力,均是人文科學培養出來的。澳洲大學教育如此改革,勢將澳洲變成一個相當乏味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