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生命】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時移世易,母愛的偉大,不只體現於親兒,對寵物亦然。來到現代,詩詞或許可改成「慈母手中線,貓兒身上衣。」當上貓奴九年多的巫小姐Twiggy,為了家中主子穿得好,決定辭去digital strategy & marketing正職,為貓在家日縫夜縫。
Twiggy養了四隻貓,分別是英國短毛貓Bambi、異國短毛貓超瓊和一對淘氣的無毛貓兄弟Momoa與Gizmo。無毛貓是指加拿大斯芬克斯貓(Sphynx),天生毛髮疏落幼短,看起來如無毛般。牠們因為沒有厚重的毛髮,不僅容易着涼,皮膚亦格外敏感,打鬧時更容易抓出傷痕。因此,無毛貓的主人慣常替貓兒準備衣物,除了保暖,亦為了保護皮膚。
Twiggy說第一隻無毛貓Momoa入室後,她才開始留意寵物衣服,發現無毛貓和女人一樣,買衣服相當不容易,「無毛貓的身形是胸口大、脖子及身體幼長,因此坊間普遍寬領衣短的貓衣,牠們穿得不夠合身。在買布的過程,我至少知道布料的來源和成份,確保穿得安全及舒適,所以才想親手替牠們做衣服。」
款多外形靚 老公呷醋
為了做好一件貓衣服,Twiggy報讀坊間的縫紉班,34歲的她笑言自己是班上一眾叔叔阿姨中唯一的年輕人。及後買了鈒骨機,又換了新的縫衣機,她便開始日夜在家練習,朋友打趣說她當上了工廠妹。縫紉班教做人類的衣服,因此她搜羅各類參考書,中、日、韓語均有,只為盡力掌握不同做寵物衣服的技巧。她回想,韓文沒有漢字,有一段日子看參考書,要用手機的圖片繙譯軟件,慢慢地理解書中的內容。「要配合無毛貓的體形,要改窄領口及做長衣身。牠們經常跑跳,貓衣的前幅要改短,不然跑動時會不舒服。最好用羅紋布替脥位和領位收邊,穿上身較舒服,同時又有彈性……」她娓娓道出做貓衣服的心得。
由學縫紉至今,只是兩個多月,她就做了30多件「溫暖牌」貓衣服。她笑指:「我在家做衫的進度有點慢,因為貓老是騷擾我。」山系背心、歐美風恤衫,還有簡約路線的背心裙子,做工精美,款式相當時髦。她強調貓與人一樣,穿得舒適,亦要入型入格。主子穿得好,令丈夫呷醋不已,數月來在她身旁嚷着問太太為何不給他做衣服,Twiggy失笑解釋:「質料好的布好貴,一件貓衣服的成本動輒約四百元。想到做一件人衣,要用上不少布料,我就跟他說沒有空,遲些再做。」
Twiggy說做衫的滿足感在於衣服深得貓兒喜歡,又穿得好看的一刻,她形容:「那種樂趣是用錢買不了。」她憶述,反送中運動期間,家貓因催淚煙入屋受苦,Momoa先後皮膚及眼睛發炎,更疑似因而誘發致命率極高的腹膜炎。她花了數個月配藥打針,用上16萬元,最後將Momoa救活過來。她說從前的工作收入高,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日子,她一點都不喜歡。但當時為了貓兒的醫療費,她只能繼續工作。後來貓兒康復,她就立即遞信辭職。
興趣變事業 籌備開店賣衫
如今在家日夜為貓做衫,聽着縫紉機發出的躂躂聲,Twiggy說感到無以名狀的治癒與滿足感。問及日後的打算,她指很清楚做與貓有關的事能令她快樂。因此,她決定將興趣變成事業,現時正籌備一個本地寵物品牌,提供香港製造的寵物衣服,將自己喜歡的,分享給更多貓奴。
facebook:BamBoo the Cat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