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綸否認黏合磚加劇水浸

黃偉綸否認黏合磚加劇水浸

【本報訊】本月6日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黑雨警告,觀塘開源道及翠屏道一帶嚴重水浸,建制派議員質疑,水浸與路面去年曾被示威者破壞有關;發展局則否認水浸是因當局用膠水加固路磚而導致。工程師指水浸主要與排水渠設計有關,路磚用膠水黏合亦會影響疏水能力。

昨日立法會會議上,建制派議員質詢本月6日黑雨引致觀塘嚴重水浸問題。工聯會陸頌雄指坊間有評論質疑,是去年示威者掘磚後,政府為了快點修路而用水泥鋪路,引致今次水浸。

發展局長黃偉綸回答時表示,路面主要是用混凝土或砌磚,兩種方法對排水能力影響不大,因為砌磚使用量大,不加膠水「易散」,個別情況如道路受破壞也是考慮因素之一,但不覺得修路方法會增加水浸風險。

工程師︰破壞路面影響微

黃偉綸又表示,東九龍區清水灣道當日錄得一小時最高降雨量139毫米,遠高於黑雨警告每小時70毫米雨量水平,渠務署和路政署共接獲六宗東九龍水浸事故,較嚴重的事故發生在觀塘道行車隧道,當日被大量泥沙和沉積物淤塞。

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黎廣德指出,路磚主要靠磚與磚之間的縫隙疏導雨水,所以用膠水黏合路磚,對疏水功能一定有影響。但路面在暴雨後水浸,主因必定與排水渠能否發揮作用有關。路面是否曾受破壞,對水浸的影響十分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