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3歲男童在大埔康樂園私家泳池溺斃,意外令人關注獨立屋私家泳池的安全問題。本港不少別墅或獨立式村屋都設有小泳池,惟因食環署只監管服務超過20戶的私人泳池,以致這些小泳池在深度或安全設計變得冇王管,情況令人憂慮。
澳洲私人池需設圍欄
反觀外國進步得多,用家會在小泳池裝設手動或電動「泳池蓋板」,不游水的時候把池面蓋上,以防小童或寵物誤墮泳池出事。
在澳洲維多利亞省,過去平均每年有多達四名小童在家裏的游泳池或戶外SPA池喪生,為加強監管,維省建築管理局去年宣佈,所有物業的私人泳池和戶外SPA池只要水深逾30厘米,業主必須向當局註冊,亦須每隔四年獲註冊建築測量師或檢查員認證,證明他們擁有的私人泳池或SPA池的安全圍欄符合規定。
東南亞部份國家如馬來西亞,當地專家呼籲若獨立屋設小型泳池,家中最少要有一名成人接受過急救訓練,要懂得心外壓及人工呼吸,以免有家人,特別是小童遇溺時,錯失第一時間救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