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雜誌談催淚彈 圖書館拒展示

突破雜誌談催淚彈 圖書館拒展示

【本報訊】嚴審書刊一直是極權政府箝制人民思想的慣技。本報獲悉,康文署公共圖書館高層今年初下令,不得將以催淚彈專題作封面的一期突破雜誌《Breakazine!》放在新書推介架上作公開展示,其後一期更將購書量減半。出版人彭志銘批評做法是配合北京作全面管治,擔心未來會慢慢收起敏感書籍不供借閱。康文署未有否認事件,稱館藏要符合香港法律的規定,亦不能有鼓勵讀者犯法的內容和建議。

購書量削近半

突破雜誌《Breakazine!》由基督教青年機構突破出版,內容探討青年、勞工、弱勢、民主等不同社會議題。2019年10月出版的第59期以「催淚香港」為題,封面有示威者面對警方發射催淚彈的情境,內頁內容涉及反送中運動題材,包括分析催淚彈對市民健康的影響、外地就催淚彈的使用指引,亦有多篇涉記者、社工、警察家屬等訪問內容。

本報獲悉,康文署公共圖書館高層今年初通知下屬,署方接到有關第59期《Breakazine!》的投訴,公共圖書館的「館藏發展會議」因此決定不會將該刊如其他新書般放在新書介紹架上展示,並向所有圖書館下令,只要將該刊直接放在普通書架即可。

本報記者曾到多間公共圖書館,包括大會堂圖書館、調景嶺圖書館和中央圖書館內視察,該期《Breakazine!》仍放在館內書架供讀者借閱。根據康文署紀錄,全港共購置49本該期《Breakazine!》,其中三本因屬尚未重開的「自助圖書站」而處於閉架狀態。另一本位於長洲公共圖書館一度需「向館員索閱」,有兩本為香港中央圖書館的參考書籍,只可在館內翻閱。

本報又發現,過往出版的《Breakazine!》,康文署每期會均購入約50本,分配至全港各個圖書館。但在「催淚香港」一期後,康文署隨即將之後購書量削減近半至28本,令可以借閱該刊的圖書館數目由40多間減至僅27間。第60期以「勇氣不滅—在極權時代直面恐懼」為題,同樣有圍繞反送中內容。

康文署回覆時未有正面回應事件,僅稱公共圖書館不會利用館藏宣揚任何特定的信念或觀點,館藏要符合香港法律的規定,亦不能有鼓勵讀者犯法的內容和建議。圖書館會因應收到新書的數量及書架可供放置的空間,展示新書。

出版人指滅聲

出版人彭志銘形容,圖書館管理層因應所謂「投訴」,不公開展示有關書籍的做法,可見「一國一制」已經「打到嚟」,配合北京作全面管治。香港本來是多元社會,不同書籍正代表社會的不同聲音。他擔心圖書館不能明確展示敏感書只是第一步,未來可能慢慢收起書籍不供借閱,讀者未能接觸不同意見和立場的書籍,思想會越趨單一和偏頗,「30年後都唔知有無六四,再遲啲連鄧小平都唔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