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式消費 - 邁克

報復式消費 - 邁克

職業病是絕症,根本冇藥醫:報載新加坡上星期五第二階段解禁,早上食肆和百貨公司開門營業,市民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報復式消費」,我讀了with a vengeance幾個字馬上在腦海浮起,那種窮凶極惡經中英文左右夾攻,特別活靈活現。其實網購成風的今天,家居隔離雖然寸步難移,照計不影響一般人的交易習慣,甩繩馬騮何至於那麼猖狂,以仇人見面份外眼紅的姿態撲出去大買特買?哈哈,誰是真購物精,這回水落石出了,被冤枉多年的我總算以行動證明自己清白,巴黎商店重開,並沒有飾演撲火燈蛾,第一時間光顧的只不過是書店,而且兜了一圈一無所獲,最後買了普魯斯特的《給媽媽的信》,純粹屬於略盡綿力象徵式支持。市面所見,似乎蘋果店人龍最長,店員門外嚴陣以待,至於顧客究竟準備入貨抑或打算維修故障就不得而知了。

戲院光復我也沒有趁熱鬧,主要因為新片尚未出爐,有興趣的電影封城前大部份已經看了,唯一未看的是修復版《紅唇》,黛芬西莉演女同吸血殭屍,睇樣有排不會落畫,不必急於一時。巴黎不愧世界第一電影之都,解封當天居然有特別午夜場,喉急的影迷等天光都嫌太遲,漏夜向久違的銀幕行注目禮。這才是名副其實報復式消費,有點像逆向的童話《灰姑娘》,時鐘敲響十二下,南瓜變成馬車,舞會正式開始。我當然想起黃大仙年初一的頭炷香,法蘭西的夏蕙姨們身光頸靚衝向大殿,宗教熱誠珍珠冇咁真,電影神接受如此奮不顧身的膜拜,應該非常感動,落力保佑信眾快高長大金銀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