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進入汛期,長江上中下游的省市面臨洪水威脅。上游方面,繼重慶發佈史上首個洪水紅色預警後,四川阿壩州昨亦宣佈洪水橙色預警;湖北省持續讓479座水庫洩洪減輕壓力。大雨連場,三峽大壩連日來的水位均超出防洪限制近兩米左右,其安全問題再次被質疑。水利專家表示,長江中下游的六億居民應提前擬定逃跑路線。
四川、重慶為於三峽的上游地區,屬多山體地帶,這兩地降雨狀況直接影響三峽大壩的蓄水量及大壩安全。然而四川近日持續降雨,阿壩州當局昨日凌晨升級發佈洪水橙色預警,明確指出多個水文站已逼近警戒線,甚至個別水文站已超過警戒線。重慶綦江區更遇上80年來最大的洪水,昨晚綦江洪水雖已退去,惟全市仍有21萬人受災,11.1萬人疏散避險,200餘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2.1億元人民幣(約2.3億港元)。
四川近期發生洪災的地區,集中在金沙江(長江支流)下游的大渡河、岷江水系。金沙江上游存在更大隱患──烏東德水電站等四座世界級大型水電站。四座水電站全位於四川與雲南交界,其所在的地區將於7月中旬至9月迎來雨季,若屆時暴雨持續,四座水電站出現問題,則會導致三峽大壩出現嚴重危險。
「沒政府誇口的防洪能力」
三峽大壩所在的湖北,大部份地區降雨仍將持續,其中鄂東、鄂南地區雨勢較大,全省479座水庫前日起先後洩洪。中國氣象局估計,今日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等地區,局部地區將有大暴雨,預計降雨量為100至180毫米,未來三天雨帶逐步南下。安徽已有299座水庫啟動洩洪。昨晚三峽大壩的水位仍為147米,超出防洪限制水位兩米。
目前,三峽大壩上中下游省市都出現水患,洩洪則下游當災,不洩洪則上游繼續受洪水圍困。「三峽大壩工程根本沒有政府誇口的防洪能力。」旅居德國的中國水利專家王維洛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大壩現在面臨上中下游暴雨的極端氣候,讓大壩根本不具備防洪能力「露出原形」。
王維洛提到,中國興建三峽大壩時,將防洪作為建壩首要理由,真正目的其實是發電,以及創造所謂的「世界第一」。
他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潰壩率最高的地方,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以上,潰壩率高三大原因分別是大壩設計錯誤、工程質量太差及運行出錯。
他也提醒,居住在長江中下游的六億居民應盡早做好心理準備,了解周圍的地理環境,並提前擬定逃跑路線。此外,貴州銅仁及遵義周一起也雨勢不斷,部份路段積水四米多,部份地區出現山泥傾瀉,網傳死亡人數超過20人,官方昨日則指有三人死亡。銅仁市位於高地的街道積水傾瀉,頓成瀑布。
自由亞洲電台 / 中國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