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人吞補助 食肆投訴無回音

持牌人吞補助 食肆投訴無回音

【本報訊】政府先後推出兩輪「防疫抗疫基金」,紓緩疫情對企業及打工仔的影響,涉及公帑逾1,600億元。惟多間食肆東主投訴,首輪資助撥出後,遭持牌人從中「抽水」甚至全數私吞。民主黨指,食環署已收到逾200宗類似投訴,惟至今未有回覆,批評政府明知情況卻拒絕修補漏洞。

民主黨促政府盡快補漏

食肆東主常會「頂手」業主或上手東主的牌照繼續經營,食肆持牌人和經營者並非同一人的情況十分普遍,但按政府要求,首輪抗疫基金必須由食肆持牌人申請。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指,收到多間食肆東主投訴,指有關撥款被掛名持牌人據為己有,批評有關漏洞令真正負責食肆開支的東主無法受惠。

黃曾向政府提議,包括允許東主及持牌人同時申請資助,以提供較多資助者為準、以及抽查食肆支薪紀錄等,惟當局以「不宜加入有關條款」為由拒絕。她強烈要求政府盡快堵塞漏洞,以免公帑遭無良持牌人侵吞。

持有兩間食肆的東主趙先生指,首輪資助獲政府批出合共40萬元,惟大部份款項均被持牌人侵吞,當中僅10萬元真正「落袋」。趙曾與持牌人交涉,惟對方竟稱「你再講呢啲嘢我收線」,拒絕轉交撥款,而再提及第二輪、涉及數百萬元的資助時,對方更指「到時睇下點同你計數」。

趙先生指,3月起已損失至少100萬,需以積蓄墊支出糧,慨嘆「真係頂唔住……做得一日得一日,關乎幾廿個家庭」。趙續指,去信食環署投訴至今已一個月仍沒回音,嘗試報案警方亦指「唔知告咩罪」,求助無門。趙坦言,無辦法忍受持牌人貪得無厭,如政府拒絕填補漏洞,寧願結業亦不願被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