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南韓、台灣,以至後來嘅中國大陸世界工廠,最尾拍板能夠成事嘅大佬,like it or not,都係美國。經過今次「世界」大亂後,啲美國大佬除咗講到鬼死咁似層層嘅de-globalization 之外,究竟佢哋如果要再揀卒嘅時候,今次又會揀邊個呢?好多個國家名逐漸浮現:墨西哥、台灣、越南、新加坡、印尼、印度等等。
金融方面,對美國嚟講,咁多年嘅基石,香港實在難以替代。如果要代替,可能就係冷手執個熱煎堆嘅新加坡。但係,新加坡咁多年都係兩頭蛇,美國佬會唔會壓重金融籌碼還是未知之數。至於其他如製造業、加工、外工、corporate outsourcing、selective technologies之類又會搵邊個上榜呢?製造業和代工之類,睇嚟墨西哥就好似美國嘅深圳,唔多唔少今次都會再分多一杯羹。
下一個看來會藉着今次危機慢慢上位嘅係印度。因為無論在人口、人力、製造、代工、英語能力、文化接軌、corporate outsourcing和潛在的金融競爭力,印度都有機會做到和大陸抗衡。印度和大陸最大嘅分別就係印度軟件能力比硬件強。咩嘢叫做軟件強?唔係programming 軟件呀!睇吓外資行上到executive level的係印度人多還是中國人多,你就知喇。印度要做到與大陸抗衡,整個國家嘅硬件infrastructure反而要迅速啟動改良。另外,揀卒最重要嘅係唔可以同sanction list上或將會上sanction list上的國家行得咁埋。要證明呢點,印度看來越嚟越做到了。
遮打道口水佬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