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在家閒散,看副刊寫《皇后飯店》的羅宋湯,食慾頓起。
一鍋好的羅宋湯,酸甜得宜,濃中帶清,一定要配餐包,再來一份涼涼的薯仔沙律,把暖熱的餐包剖開,將涼涼的薯仔沙律填進去,如此,一手拿着餐包,一手拿着湯匙,喝一口滾燙的羅宋湯,咬一口沙律餐包,這是我以前到《皇后飯店》必吃的頭盤,至於主菜是吃俄羅斯牛柳飯,還是牛油雞卷,就看當天的胃口,但頭盤是不變的。
《皇后飯店》的菜式來自上海,老上海把這一路俄羅斯菜叫作「羅宋大菜」。俄國十月革命後許多白俄貴族落難上海,他們為上海帶來了俄國菜,到後來,上海人吃西餐都叫「吃大菜」了。那時可以上西菜館吃大菜是身份象徵,常幫襯就是人上人了。幫襯不起的,就在自己家裏做,做來做去最多的,就是羅宋湯和薯仔沙律──上海人叫「洋山芋色拉」──羅宋湯裏會放冰糖,洋山芋色拉裏要放紅腸丁和小豌豆,沙律醬是自己用沙律油和蛋清打出來的,很費手勁,直打得蛋清鼓泡起來才合格,當然還要放點白醋。羅宋湯做好,洋山芋色拉做好,再配兩片麵包,將色拉堆在麵包上,這就在家裏十分高品味地吃「大菜」了,若有鄰居隔窗看見,便覺得這家人生活好得一塌糊塗了。
到現在,上海有幾家新派上海菜館的頭盤中,竟也有這種口味的薯仔沙律賣,味道依舊,吃在嘴裏似水流年,可喚出許多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