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嗜吃白飯,這個不是秘密,朋友常常笑我是「飯桶」。粥粉麵飯之中,要我選一樣的話,不會有一瞬間的遲疑,一定選擇「白飯」。不過以後說話要小心了,在這個「白色有罪」的世界裏,偏愛「白」飯,有可能涉嫌種族歧視。
作為一個飯桶,外出吃飯,以下對話常常出現在我和侍應之間,「添多個白飯唔該。」「哇!你唔驚肥?食咁多飯做乜?」「白飯咁好食,肥都照食,食咗先講。」連黑人牙膏都要自我審查,強生連美白產品都不敢再賣的今日世界,強調白色的飯美味異常,絕對是政治不正確的。
膚色偏黃的唐人,追求白皙肌膚,認定「一白遮百醜」,相信夠白就能遮蔽外貌長相上一切的瑕疵。所以文人筆下的美女,通常擁有「白皙肌膚」。以後作者這麼寫,要出版、印刷、發行、銷售就困難了,很可能會有反種族歧視者把作者和出版社告上法庭。不要以為我危言聳聽,我們的世界變得遠比我們想像的怪異得多!一年前,香港人不會相信自己人生安全不保;一個月前,我們也不會相信白左會掀起一場西方文革,並且竟然參加者眾。彷彿一轉眼,《亂世佳人》被下架了,美白產品消失於巿場。哥倫布由把歐洲文明帶來美洲大陸的開拓者,變成屠殺美洲大陸原住民的「殺人犯」,因此他在舊金山的雕像被拆。就連前總統、《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傑斐遜,以及國父喬治華盛頓的雕像亦不能倖免。
我突然發現我其實不認識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