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對二十四節氣始終心存牽念,尤其冬大過年的冬至,每年例必公曆12月22日(曾經出現過12月21日),中東不少古老文明國度對「最長的一夜」至器重,過了這天,太陽從南半球回歸北半球,將黑暗、冬寒、死寂掃走,春天靜悄悄回歸,大地的生命力重新啟動;「光明節」由此而來,時至今天古波斯現代版的伊朗、以色列、土耳其……等等都隆重慶祝,那年冬至剛好在伊朗伊斯法罕,放眼所見處處派對喜慶濃烈,活生生的冬大過年。
耶穌誕生在那一天?
從來無定案,公認12月25日聖誕節不過依靠「光明節」的時間脈絡估計所得,東正教的聖誕節並非12月底而是1月初,可見一斑。
冬至之後六個月,公曆一年中間的6月21日,千百年前古老文明中國訂為「夏至」,「最長的一日」;北半球日照至長的一日,極北之地日出日落只在瞬間,居住北國加拿大多年,這期間日落延至晚上十時後,凌晨三、四點已然日出,往往在太陽昇起,穿上跑鞋出門與時光競賽。真正感受無夜的「白日」(White Night)為兩年前冰島之旅,夏至當天半夜時分天色不過稍退,隨即陽光第一線;如果希罕感受北極光,切莫夏天到來,沒夜何來黑夜之光?冬至時分也不適當,不斷黑沉沉,北極光也拯救不了情緒低沉。還是春秋兩季到極北諸國看極光,比較適合!
夏至到來之前,南風掃走東風濕重,兩風碰撞,每年6月1號前後必然暴雨連綿,黃雨、紅雨、甚至黑雨不斷上演,但在雨與雨之間,氣壓頗高,華南並香港一圈真正的夏天降臨,藍天白雲或萬里無雲風景猶如地中海,天藍得緊,偶爾驟雨與陽光共振,過去一、兩星期不是彩虹連接點綴我城?
不用處心積慮去記掛,天時氣節會得啟示,心底無盡的懸念老早深深刻劃;我家三姐在夏至當天,倫敦陽光燦爛,鳥兒鳴唱,泰晤士河畔Guy's Hospital手執我手離世。
那年6月21日的早晨及一週後格林尼治墳場喪禮中無論如何壓抑不來的傷痛透過歇斯底里的哭號,往後多次睡夢中再會哭醒,漸變平靜;思念已然昇華,時光荏苒,姊弟再會同坐一塊的日子,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