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彈「白人牢騷」政治難奏效

重彈「白人牢騷」政治難奏效

特朗普四年前大玩「白人牢騷」(white grievance)政治,被兩黨建制視為過時,他卻藉此建立選民基本盤,由初選一路爆冷到在大選當選。在被視為「重啟」連任競選的塔爾薩集會,又見特朗普重彈舊調,但在連白人選民都認為種族歧視是美國一大問題的當下,這一招能否再建奇功,備受質疑。

民意受反歧視風潮改變

特朗普在集會除了以「功夫流感」來形容武漢肺炎,被指歧視亞裔,又形容反種族歧視警暴示威者是「惡棍」,把拉下南方邦聯人物雕像說成是「攻擊我們的傳承」,又在描繪削警費將令獨守空房的女子遇壞人入屋將求救無門時,在壞人的「人」字用上西班牙語的hombre。

深研種族問題的民主黨民調師貝爾徹(Cornell Belcher)表示:「南方策略是美國政治史上最成功的策略,理念是要窮白人鬥非裔美國人,將政治部落化。當特朗普說還大家國家時,他是利用那種種族敵意和恐懼。今日有甚麼不同?是現在有多達70%美國人認為種族主義是國家一大問題。」

有支援女性參選的政治行動委員會領袖亦認為,在反種族歧視警暴示威潮下,很多溫和派白人,尤其是市郊的婦女,對種族問題的看法跟四年前很不同了。

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