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攝影師李振盛日前於美國辭世,終年79歲。文革火紅火熱的年代,李在《黑龍江日報》任職攝影記者,拍下十多萬張照片,為這段超過半世紀的歷史留下憑證。「記錄歷史是為了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李常說的話,如今記錄歷史的人已經離去,最好的紀念就是不遺忘。
「
「記錄是為不讓悲劇重演」
為他出版中文版《紅色新聞兵》的中文大學出版社昨晚發表悼文紀念,指李因突發腦溢血,住院多日後於美國離世。《中國青年報》攝影部前主任賀延光、《像素》雜誌主編那日松在Twitter致哀。中大出版社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李的朋友給個別同事發微信通知去世消息,又指家人不願被打擾,故沒透露具體離世日子。
李振盛1940年9月生於大連,二十歲響應中共號召,入讀長春電影學院,打算在電影界大展拳腳。惟中共在大饑荒時緊縮開支,李及一眾學生被強迫轉到新聞攝影系。「我是一個敢於抗爭的人,其他人不敢抗爭,分到哪是哪。」他不屑奉承,得不到院長「祝福」,更被分配擔任「資料翻拍員」,即拍攝外國雜誌及外文圖書。如李振盛所言,「我是一個敢於抗爭的人」,他其後向《黑龍江日報》自薦,1963年獲聘為攝影記者,展開攝影生涯,而記錄文革成為其生涯最精采的一役。他對文革由始至終都保持着警惕,「建築被搗毀,佛教被殘踏了,那不是在革文化的命嗎?」惟在當年紅衞兵動輒打砸搶殺的年間,不能反對「造反有理」,只能默默用鏡頭記錄。
文革十年,他拍下十多萬張照片,當中包括李范五、任仲夷等中共高幹被批鬥場景。他將大量報章不會採用的底片藏在家中地板,1996年移居美國時,將兩萬多張底片帶走;2003年交由英國的出版社出版《紅色新聞兵》,使部份敏感的歷史照片公之於世。2018年,《紅色新聞兵》的中文版由中大出版社出版,再次引起各界關注。
《蘋果》記者/《紅色新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