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計劃於英國劍橋附近,投放4億英鎊(約38.28億港元)建晶片科研中心,據報該申請已獲南劍橋郡區議會批准。
該科研中心位處距離劍橋約11公里,是著名軟件、電子等高科技企業所在地,鄰近軟銀集團旗下半導體公司ARM。
未遭英國全面封殺
美國一直要求盟友禁止使用華為,惟英國未有全面封殺,首相約翰遜早前雖禁止英企在建設5G網絡中使用華為產品作核心設備,但非核心元件仍可使用華為;但自武漢肺炎後,據報英國國民對中國反感,早前更有傳英國數周內將公佈全面禁用華為。
隨着多個西方國家封殺華為,《金融時報》評論指,他們忽略了在電訊業競爭中的另一主戰場俄羅斯,或使華為吸納更多新興市場。評論指若華為成功在俄鋪建5G網絡,可進一步吸納巴西和南非等市場,並列舉四大因素華為或可如願在俄發展。一,俄羅斯仍未能自行發展5G,採用華為的成本較歐洲電訊商低,也避免一旦美國向歐洲施壓,將對俄方自身政治及經濟造成影響;二,華為早前加大聘請2,000名俄羅斯人作研發,以圖說服俄方;三,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一直受美方制裁;四,武肺爆發下,加大俄方對中式數碼化政治監控的興趣。
然而評論指,俄方明白中方背後希望達到的政治影響力,因此在軍事及國家安全等核心議題仍會選擇自行發展通訊,選擇中資企業只是與美方之間的「兩害取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