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促支援回收廢膠

環團促支援回收廢膠

【本報訊】政府近年力倡回收減廢,惟廢塑膠回收率每況愈下。垃圾徵費遲未通過,有環保團體促加快落實中央收膠、加強社區回收網,同時加快推出飲品膠樽生產者責任計劃,提高回收率。

生產者責任計劃將諮詢

據環保署資料,2018年塑膠回收率只有7%,PET飲品膠樽的出口回收率更僅0.2%,創近年新低。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數字反映香港回收網絡不健全,亦沒足夠政策支援回收業界。朱指明年規管全球廢塑料質易的《巴塞爾公約》生效,屆時香港將難以進口外國廢塑膠,只能透過回收本地的廢塑膠再加以處理。目前在港設廠營運的回收商僅一間,今年底新增三間可處理廢塑膠PET的工場,惟本地回收網絡有缺陷,又未有誘因如垃圾徵費等政策鼓勵市民回收。香港廢塑料協會副會長黃頴灝表示,本地廢塑膠供應不足,主因是無人收集,「佢哋會覺得廢膠冇價值,cover唔到成本,私人屋苑嘅管理公司或者清潔承辦商可能會將廢膠拎咗去扔,扔垃圾冇成本」。

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在大埔工業邨設廠回收及再造膠樽,年底投入運作,劉批評政府沒提供經濟誘因,吸引前線人員回收廢膠,指本港2018年PET膠樽每日平均棄置量達139噸,若被棄置的膠樽得以回收,可讓至少五間塑膠廠房生存。環保署回覆指,政府今年下半年將就塑膠飲料容器推展生產者責任計劃進行公眾諮詢,並會視乎「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先導計劃」成效,考慮長遠將服務擴展至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