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乘美國之亂經濟上再「勝」? 中國金融學者 - 賀江兵

中國能乘美國之亂經濟上再「勝」? 
中國金融學者 - 賀江兵

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比美國多一條路,從各國公開數據顯示,美國疫情感染人數世界最多,因黑人疑犯被警員逮捕而亡爆發了全國騷亂,中國經濟能不能乘美國混亂而率先走出困境?如中國的所謂學者們論述,GDP將在2050超過美國?

短、中、長期經濟之憂

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投資、消費和出口;美國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是消費,其次是投資,出口可忽略不計。美國的投資又以私營投資為主,中國則是以各級政府主導的投資為主。美國是世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其強大的消費力不僅拉動了本國經濟,也是各國包括中國通過出口拉動其經濟增長動能。

對中國經濟短期造成影響的最主要是疫情,還有中美貿易戰。中國應對疫情採取的封城直接讓經濟進入停擺。中國又是世上最早復工復產的。然而,疫情在全世界蔓延開來後,各國基本進入了閉關模式,這對出口為主的中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生產恢復了,定單沒有了。

6月16日,根據彭博和路透社等報道,過去四年來,中國一直與歐盟在世貿組織爭訟,以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繼去年中國在WTO的臨時裁定敗訴後,中國政府已在15日悄悄放棄爭訟,形同為歐盟關稅報復的行動開大門。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由於疫情和各自原因,購買量遠未達到設定目標,美國也會隨時取消這一協議,從而導致中美關係徹底脫鈎。中國耗費約20年努力加入WTO;用了四年基本形同廢棄。

對中國經濟長期影響的是產業鏈不可逆轉的從中國移出,目的地之一印度「錘」定。由於台灣疫情防控最佳,中美交惡影響,在改革開放之初對中國幫助最大的台企出現回遷潮流,台積電甚至到美國設廠。日本已通過了20億美元幫助日企從中國撤離的相關法案,美國國會也在制訂類似日本法案。以前,中國官媒、「專家」反覆宣傳東南亞不能替代中國這世界工廠,其中一個主要理由是勞動力不夠。

目前,中印邊界交惡,不結盟運動鼻祖印度這下無疑會真心擁抱特朗普的印太戰略了,而所謂的一帶一路在印度徹底夢破。與中國人口相當的印度完全有能力接棒世界工廠,印度只有兩個公開的問題:第一個是對藥物類知識產權公開不保護;第二個是與巴基斯坦矛盾。

美國經濟屬於電腦「睡眠」模式,並未傷筋動骨。消費對美國經濟增長貢獻率在七成以上,美國5月消費環比上升了,這主要得益於美國財政部對中低收入家庭直接派現金、退稅和美聯儲直接向企業輸入流動性、要求商業銀行暫緩還本付息等。美國採取的是我稱之為「電除顫」電擊心臟療法,不讓企業全面破產倒閉,而是進入歇業模式,類似於電腦進入睡眠模式,一旦疫情結束或者疫苗研製成功,美國經濟就能滿格復活。人閒是非多,經濟復蘇復工復產後騷亂會自動平息。我過去四年論述特朗普經濟政策中反覆強調了列根式減稅,還有後手是羅斯福新政類基建刺激計劃,疫情前美國經濟已熱,失業率屢創新低,不能推行;現在,經濟下滑,失業率暴增,是推行最好時機。特朗普已經啟動了這一計劃,先從橋樑和港口開始。

產業鏈遷出,兩年前特朗普所言只要貿易戰能把中國的世界工廠拆了,他就贏了。在花樣對手隔空幫助下,特朗普快讓一國衰百國興了。

賀江兵
中國金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