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衝突激起印度「抵制中國產品」的運動,不少民眾破壞中國產電視等產品洩憤。印度官員也表示,應該關閉印度所有售賣中國菜的餐廳和酒店;路透社引述,印度計劃對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的約300種產品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印度協會前主席毛漢褚簡寧(Mohan Chugani)向《蘋果》表示,衝突發生後,未聞印度出現排華,不過確實出現反「MIC」、「Made in China」的情況。
過去近幾日,抵制中國貨一直是印度Twitter熱門話題。印度社會公正和權利部部長阿塔瓦萊稱,印度應抵制所有中國製造的產品、食品,而出售中國食品的所有餐館和酒店都應關閉。有在港印度人向《蘋果》表示:「這場衝突帶來多地的報復行動,印度目前正抵制中國貨、手機軟件及中國生意。」
擬提升對華關稅
至於網傳的排華現象,毛漢稱,據他觀察,目前未出現刻意針對中國人或排華的情況,惟貿易上有抗拒「Made in China」的情況。他指出,許多商人不願接受「Made in China」的貨品:「佢哋一睇到『Made in China』,即時話唔要,但睇到『Made in Taiwan』就無問題。因為佢哋會覺得我買中國貨,你(中國)有多啲子彈射我(印度)士兵,就會唔幫襯。」
目前,印度進口大多依賴中國。據中國海關數據,印度對中國的貿易有567.7億美元(約4,400億港元)逆差。路透社引述印度政府文件顯示,印度計劃對來自中國和其他地區約300種產品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包括提高進口關稅。其中一位官員稱,新措施將針對價值80至100億美元(620億港元至775億港元)的進口產品,有指措施或於未來三個月內成形。
儘管印度民間抵制聲音,但中國品牌「One Plus」旗下最新手機8 Pro在印度網站開賣後,僅數分鐘就售罄。
《蘋果》記者/路透社